拼音注音 : Yí Yè Dí
別名 : 葉屈珠、小粒蒿、花掃條、馬掃帚牙、小孩拳、葉下珠(《中國藥植志》),狗舌條(《東北木本植物圖志》),八顆葉下珠(《浙江天目山藥檀志》),山帚條條(《吉林中草藥》)。
出處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 為大戟科植物一葉荻的嫩枝葉及根。嫩枝葉,春末至秋末均可采收,割取連葉的綠色嫩枝,扎成小把,陰干;根全年可采,除去泥沙,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灌叢中及向陽處。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及湖南、河南、陜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灌木,高1~3米。根淺紅棕色,具點狀突起及橫長的皮孔。樹皮淺灰棕色,多不規(guī)則的縱裂。莖多分枝,當年新枝淡黃綠色,略具棱角。葉互生,橢圓形、矩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1.5~5厘米,寬1~2厘米,先端短尖或鈍頭,基部楔形,全緣或有不整齊披狀齒或細鈍齒,兩面無毛;葉柄短?;ㄐ。瑔涡?,雌雄異株,無花瓣,雄花每3~12朵簇生于葉腋;萼片5,卵形;雄花花盤腺體5,分離,2裂,與萼片互生;退化子房小,圓柱狀,2裂;雌花單生,或2~3朵簇生,花盤全緣,子房3室,花柱3裂。蒴果三棱狀扁球形,徑約5毫米,紅褐色,無毛,3瓣裂?;ㄆ?~8月。果期9~10月。
性狀 : 嫩枝條呈圓柱形,略具棱角,長約30~40厘米,粗端徑約2毫米。表面暗綠黃色,有時略帶紅色,具縱走細微紋理。質脆,斷面四周纖維狀,中央白色.葉多皺縮破碎,有時尚有黃色的花朵或灰黑色的果實。氣微,味微辛而苦。根不規(guī)則分枝,圓柱形,表面紅棕色,有細縱皺,疏生突起的小點或橫向皮孔。質脆,斷面不整齊。木質部淡黃白色。氣微,味淡轉澀。
毒性 : 一葉荻堿中毒能引起脊髓性驚厥,但較士的寧為弱,引起貓驚厥的員約為士的寧的10.5倍,而引起死亡的量約為士的寧的100倍,故治療寬度較士的寧大。小鼠靜脈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為6.3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則為25毫克/公斤,大鼠腹腔注射為41毫克/公斤。亦有謂小鼠靜脈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為3.5毫克/公斤者。小鼠預先用SKF 525-A處理或用四氯化碳損害肝臟后,毒性即加強。二氫一葉荻堿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tǒng)之興奮作用與毒性(半數(shù)致死量)均較一葉荻堿強一倍。連續(xù)較長時間給硝酸一葉荻堿,對動物的生長,發(fā)育,肝、腎功能及紅細胞均未見明顯影響。
化學成分 : 葉含一葉荻堿,開花期間含量最高,結果時最低,干葉中含量一般為0.2~O.3%。嫩莖及成熟果實亦含一葉荻堿,含量不及葉高。葉中含蕓香甙(iRutin,1.32%)、鞣質、少量別一葉荻堿(Allosecurinine)、二氫一葉荻堿(Dihydroseeurinine)及三種一葉荻堿醇:一葉荻堿醇A(Soeurinol A)、一葉獲堿醇B、一葉荻堿醇C等。根含多量別一葉荻堿(O.42%)、少量一葉荻堿及別一葉荻堿的甲氧基化合物。種子含油7.13%。
性味 : 辛苦,溫,有毒?!逗纤幬镏尽罚?甘微辛,溫。"
功能主治 : 活血舒筋,健脾益腎。治風濕腰痛,四肢麻木,偏癱,陽痿,面神經麻痹,小兒麻痹后遺癥。①《廣西藥植名錄》:"治婦女白帶。"②《湖南藥物志》:"補腎壯陽,強筋骨,通血脈。"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5錢。
復方 : ①治小兒疳積:一葉荻根五至六錢,紫青藤(即鼠李科牯嶺勾兒茶)、白馬骨根(即茜草科六月雪)、野剛子根(即馬錢科醉魚萆)、倒壓刺根或莖(即豆科云實)各五至六錢,炒黑大豆(半生半熟)十四粒,紅棗五粒。水煎,沖紅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陽痿:一葉荻根五至六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0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匹草
下一篇: 一葉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