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Tái Wān Mó Pán Cǎo
別名 : 臺磨盤草、幾內亞磨盤草。
英文名 : all-grass of Guinea Abutilon
出處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幾內亞磨盤草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var.guineense (Schumach.) Feng[Sida guineensis Schumach.;Abutilon.taiwanensis S.Y.Hu;A.guineensis (Schumach.) Bader f.et Fxell]采收和儲藏:8月翌年1月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荒野。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省。
原形態(tài) : 幾內亞磨盤草 草本,高約50cm。被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通常短于葉片;托葉線形,長約3mm,反折;葉心狀卵形或近正圓形,長1.5-8cm,寬1-6cm,先端鈍或尖,基部心形,上面疏被星狀長硬毛,背面密被星狀絨毛,邊緣具不等大的細圓齒?;▎紊谌~腋間,花梗長4-7cm,為葉柄長的2-3倍;花萼鐘形,長約3mm,直徑17-20mm,裂片5,圓卵形,先端短尖頭;花瓣黃色,長約18mm;雄蕊柱無毛。分果丬14,先端尖。
化學成分 : 全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和糖。種子中含油5%:其中脂肪酸成份有機酸、亞油酸、亞麻酸、硬脂酸、棕櫚酸,不皂化物質約1.7%,其中含有谷甾醇。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甘;淡;平
功能主治 : 活轎解毒;開竅。主耳鳴;耳聾;中耳炎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5-10g。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淡、性平。有疏風清熱、益氣通竅、祛痰利尿功能。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09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臺灣牛奶菜
下一篇: 臺灣肺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