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Tǔ Dài Huánɡ
別名 : 紅筋大黃、金不換[江西、湖北]、血三七、化雪蓮、鮮大青[江蘇蘇州]
來源 : 為蓼科酸模屬植物土大黃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以根和葉入藥。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葉隨用隨采。
生境分布 : 生于山腳、路邊、田野;亦有栽培。分布于山東、江蘇、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及廣東等省。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肥厚而大,黃色 栽培 : 喜涼爽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蒽醌類。 藥理作用 : 本品有止血作用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根 復(fù)方 : 1、流行性乙型腦炎:土大黃鮮葉1~2兩 備注 : 以土大黃為名的草藥甚多,如同屬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Tǔ Dài Huánɡ 別名 : 吐血草、箭頭草(汪連仕《采藥書》) 出處 : 《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源 : 為蓼科植物土大黃的根。9~10月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原野山坡邊。黃河流域以南各地均有分布。產(chǎn)四川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 性狀 : 干燥根肥厚粗大,外表暗褐色,皺折而不平坦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蒽醌類。 性味 : 辛苦,涼。①《綱目拾遺》:"性平。"②《植物名實(shí)圖考》:"性涼。"③《浙江民間草藥》:"味辛,性平。"④《江西草藥》:"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行瘀,殺蟲,解毒。治咳血,肺癰,腮腺炎,大便秘結(jié),癰瘍腫毒,濕疹,疥癬,隊打損傷,燙傷。①汪連仕《采藥書》:"治吐血。軍中箭傷,罨之。"②《綱目拾遺》:"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癰腫,止血;愈疥癬,和糖醋搗擦。""治肺癰。"③《植物名實(shí)圖考》:"治無名腫毒,消血熱。"④《貴州民間方藥集》:"開胃健脾,補(bǔ)體虛力弱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①治癆傷吐血:金不換鮮根連葉七錢至一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Tǔ Dài Huánɡ 別名 : 吐血草 出處 : 出自《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土大黃的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原野山坡邊。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莖粗短 化學(xué)成分 : 土大黃根及根莖含結(jié)合及游離的大黃素(emodin) 藥理作用 : 煎劑可使小鼠凝血時間顯著縮短(毛細(xì)管法),應(yīng)用肝素使凝血時間延長后,再用煎劑仍可使其縮短。小鼠靜脈注射依文氏藍(lán),再于局部皮下注射組織胺,則于注射組織胺之局部不久出現(xiàn)藍(lán)暈,如預(yù)先腹腔注射煎劑則可阻斷或推遲藍(lán)暈的發(fā)生,說明它能使毛細(xì)血管收縮,通透性降低。蟾蜍全身血管灌流試驗(yàn),表明它可使血營收縮 歸經(jīng) : 肺 性味 : 辛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祛瘀消腫;通便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 : 1.汪連仕《采藥書》:治吐血。軍中箭傷,置之。2.《綱目抬遺》: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癰腫,止血;愈疥癬,和糖醋搗擦。治肺癰。3.《植物名實(shí)圖考》:治無名腫毒,消血熱。4.《貴州民間方藥集》:開胃健脾,補(bǔ)體虛力弱。5.《湖南藥物志》:疏風(fēng)祛濕,殺蟲止癢,清熱解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0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土大香
下一篇:
土大黃葉
《中藥大辭典》:土大黃
《中華本草》:土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