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Tài Bái Bèi Mǔ
別名 : 尖貝
英文名 : Taipei Fritillary Bulb
來源 : 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 Li的鱗莖。
生境分布 : 生于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叢中或水邊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40cm。鱗莖直徑1~1.5cm 性狀 : 鱗莖扁卵圓形或圓錐形,直徑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較光滑。外層兩枚鱗葉近等大,頂端開裂,底部平整。味苦。 化學(xué)成分 : 含生物堿等。 功能主治 : 同暗紫貝母。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Tài Bái Bèi Mǔ 別名 : 太貝 出處 : 《陜西中草藥》 來源 : 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的鱗莖。6月采挖置麥麩中陰干,再用硫黃熏制。 生境分布 :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陜西、甘肅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鱗莖扁球形,直徑達(dá)2.5厘米。莖光滑,中部以上生葉。葉最下2枚對生,其上為互生、對生或輪生,在花下方為輪生;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13厘米。花單一,頂生,下垂;花被鐘狀,裂片6,分離,黃綠色,上部有紫色斑點,長3~4厘米;雄蕊6,花藥基部著生;子房上位,通常3室。蒴果,室裂,膜質(zhì),長圓形,每室有扁平種子2列。 性味 : 苦甘 功能主治 : 潤肺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錢 復(fù)方 : 治支氣管炎:太白貝母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1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藥大辭典》:太白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