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Tiě Shù Yè
出處 : 《藥性考》
來源 : 為龍舌蘭科植物朱蕉的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 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朱蕉(《南越筆記》),又名:鐵樹(《嶺南雜記》),朱竹(《南越筆記》),鐵連草(《家寶真?zhèn)鳌罚t葉鐵樹、紅鐵樹。直立、粗壯灌木,高1~3米,單干或少分枝。葉聚生于莖頂;披針狀橢圓形至矩圓形,長30~50厘米,寬5~10厘米,多脈,先端漸尖,基部狹而成一有槽、闊腳、抱莖的柄,綠色或染紫紅。花近無柄,互生于分枝上而成一廣闊的圓錐花序,長約30厘米,淡紅色至青紫色,間有淡黃的;花長約1厘米;花柄基部有總苞狀的苞片3枚;花被管狀,6裂,裂片狹,直立,約與管等長;雄蕊6;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4~6顆。果為漿果?;ㄆ谙脑?。本植物的花(鐵樹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化學成分 : 含酚類、氨基酸、糖。
性味 : 甘淡,涼。①《本草求原》:"淡,微寒。"②《陸川本草》:"苦,寒。"③《廣西中草藥》:"味甘,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 : 清熱,止血,散瘀。治痢疾,吐血,便血,胃痛,尿血,月經過多,跌打腫痛。①《綱目拾遺》:"治一切心胃及氣痛。"②《本草求原》:"散瘀止血,活筋骨中血。治下血、吐血,煎肉食。跌打腫痛,同原酒糟敷之;加蔥頭、醋敷之,拔一切毒風、酒風。"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痢證。"④《陸川本草》:"解熱毒,涼血,止血。治痢疾,腸出血,尿血。"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肺結核咯血,先兆流產,月經過多,尿血,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0.5~1兩。
復方 : ①治赤痢:鐵樹葉一兩,石榴皮三錢,馬齒莧一兩,銀花五錢。水煎服。(《陸川本草》)②治大便出血:鐵樹葉一兩,豬精肉四兩。煮服之。(《嶺南采藥錄》)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2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鐵樹
下一篇: 鐵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