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Wǔ Wèi Cǎo
別名 : 地錦苗(《救荒本草》),金鉤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鉤如意(《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紫繭(《滇南本草》整理本)。
出處 : 《滇南本草》
來源 : 為罌粟科植物五味草的全草。6~7月采收。
生境分布 : 生長于林蔭荒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主根圓錐形。莖直立,高25~50厘米,光滑無毛,纖細(xì)。葉互生,2回3出復(fù)葉;根生葉的葉柄長達25厘米,莖生葉的葉柄長1~10厘米;小葉片膜質(zhì),深3裂.裂片橢圓狀卵形,先端銳或鈍,基部闊楔形;下面具白色粉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味 : ①《救荒本草》:"味苦。"②《滇南本草》:"味有五,性微寒。"
功能主治 : 《滇南本草》:"祛風(fēng),明目退翳。消散風(fēng)熱 復(fù)方 : 治眼目生玉翳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Wǔ Wèi Cǎo 別名 : 地錦苗 英文名 : all-grass of Tali Corydalis 出處 :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五味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700-2600m的山地林下巖旁溪畔陰濕處 原形態(tài) : 五味草 一年生草本,高12-40cm 化學(xué)成分 : 金鉤如意草含乙酰紫堇醇靈堿(acetylcorynoline),消旋的和左旋的紫堇醇靈堿(corynoline) 歸經(jīng) : 肝;肺經(jīng)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 《滇南本草》:祛風(fēn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4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五味子
下一篇:
五味藤
《中華本草》:五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