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ǎo Wú Cǎi Sū
別名 : 小洋紫蘇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小五彩蘇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oleus scutellarioides(L.)Benth.var.crispipilus(Merr.)H.Keng[C.pumilus Blanco]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zhǎng)于溪旁、路邊、田野、山地、草叢或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小五彩蘇,直立或上升草本,高20-30cm。莖通常紫色,四棱形,被微柔毛。葉對(duì)生;葉柄長(zhǎng)1-5cm ,被笛柔毛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 性味 : 味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6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