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ǎo Hónɡ Ténɡ
別名 : 四塊瓦
來源 : 茜草科小紅藤Rubia maillardi Levl. et Van.,以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布 : 貴州。
性味 : 甘,溫。
功能主治 : 健胃。主治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 0.5~1兩。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Xiǎo Hónɡ Ténɡ
別名 : 綠葡萄藤(《貴州民間藥物》),喜馬拉雅爬山虎(《貴州草藥》)。
出處 :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為葡萄科植物三葉爬山虎的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 落葉攀援藤本。莖密被紅褐色粗毛;卷須短而分枝,螺旋狀,頂端有圓形吸盤。葉與卷須對生;葉片掌狀,小葉3枚;中間小葉倒卵形至寬披針狀卵形,長6~12厘米,寬2~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側(cè)生小葉斜卵形,略小,邊緣有尖鋸齒,兩面無毛或下面脈上有短柔毛;葉柄長3~12厘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兩性,5數(shù),有時4數(shù);萼淺盞狀;花瓣黃綠色,矩圓形;雄蕊5;雌蕊1。漿果球形,成熟時黑褐色。
性味 : 《貴州民間藥物》:"性溫,昧辛。"
功能主治 : ①《貴州民間藥物》:"接骨。治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②《貴州草藥》:"接骨,化瘀,驅(qū)風(fēng)除濕。"
復(fù)方 : ①治跌打損傷:小紅藤、見血飛根各一兩。泡酒服。②治骨折:㈠小紅藤,見血飛、赤葛根各等分。搗爛,加酒炒熱包患處。㈡小紅藤、三角風(fēng)各等分。搗爛,加酒包患處。③治風(fēng)濕:小紅藤、三角風(fēng)等分。煎水洗患處。(選方均出《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8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紅蘇
下一篇: 小紅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