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ǎo Guàn Zhònɡ
別名 : 貫眾、昏雞頭 來源 : 為鱗毛蕨科貫眾屬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邊及巖石濕地。分布于陜西南部和長(zhǎng)江以南各省區(qū)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化學(xué)成分 : 根狀莖及柄含黃綿馬酸(flavaspidic acid) 藥理作用 : 本品煎劑能驅(qū)豬蛔 性味 : 苦 注意 :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 清熱平肝,解毒殺蟲,止血。用于預(yù)防麻疹,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頭暈?zāi)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用法用量 : 0.3~1兩。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Xiǎo Guàn Zhònɡ 別名 : 貫眾、雞腦殼、雞公頭、地良姜、雞頭棗、雞老蓋、鐵狼雞、雞頭風(fēng)尾、烏雞兒、鴟頭雞、昏頭雞、公雞頭 出處 : 本品以貫眾之名始載于《植物名實(shí)圖考》山草類,觀其附圖,其原植物與本種相一致。而歷代本草有關(guān)“貫眾”的記述,其品種相當(dāng)混亂,目前商品中的貫眾,涉及此種的甚少,只是部分地區(qū)的民間應(yīng)用。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貫眾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Aspidium falcatum Sweet var.fortunei Bak.]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收。全株掘起,清除地上部分及須根后充分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2300m的林緣、山谷和田埂、路旁。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原形態(tài) : 植株高30-70cm。根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黑褐色、闊卵狀披針形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zhǎng)10-25cm,禾稈色,向上被疏鱗片;葉片長(zhǎng)圓形至披針形,長(zhǎng)20-45cm,寬8-15cm,基部不縮狹,一回羽狀;羽片10-20對(duì),鐮狀披針形 性狀 : 1.性狀鑒別 本品為帶葉柄殘基的根莖 化學(xué)成分 : 全緣貫眾根莖含貫眾甙(cyrtomin) 藥理作用 : 水煎劑能驅(qū)豬蛔 歸經(jīng) : 肝 性味 : 苦;澀 注意 : 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8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小貫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