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ǎo Xuě Rén Shēn
別名 : 白土子(《貴州民間藥物》)。
出處 :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叢林間。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山豆花 性味 : 《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 ①《貴州民間藥物》:"滋補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Xiǎo Xuě Rén Shēn 別名 : 山豆花根、小毛香 英文名 : Root of Woolly Lespedeza 出處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邊 原形態(tài) : 山豆花 灌木,高60-90cm,或更高達2m。植株全部被白色柔毛。三出復(fù)葉,互生;托葉線形,有毛;頂生小葉較大,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6cm,寬1.5-2.5cm,側(cè)生小葉較小,長1-3cm,寬1-2.2cm,先端圓形,有知尖,基部鈍,全緣,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棕色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花梗無關(guān)節(jié);無瓣花腋生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甙(isor-hamnetin-3-O-neohesperid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山柰酚-3-O-刺槐二糖甙(kaempferol-3-O-robinobioside),山柰酚-3-O-鼠李糖基-(1→2)-半乳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yl-(1→2)-galactoside],山柰酚-3-O-鼠李糖甙-(1→6)-半乳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yl-(1→6)-半乳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yl-(1→6)-galactoside],異鼠李素-3-O-去香糖甙(isorhamnetin-3-O-rutinoside),胡枝子素(lespedezaflavanone)E。還含有三葉豆甙(trifolin)。 藥理作用 : 同屬植物L(fēng)espedezacapitata的提取物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 性味 : 甘;微淡;性平 功能主治 : 健脾補虛;清熱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虛勞;血虛頭暈;水腫;腹水;痢疾;經(jīng)閉;痛經(jīng)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藥物》:滋補。2.《貴州草藥》:健脾補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9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小銅錘
下一篇:
小青
《中華本草》:小雪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