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毒,X,中藥,小黑牛" />
來源 : 毛茛科小黑牛Aconitum bullatifolium Levl. var. dielsianum (Airy-Shaw) Fletcher et Lauener,以塊根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性味 : 辛、苦,熱;有大毒。
注意 : 生品內(nèi)服宜慎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 用法用量 : 炮制后用。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Xiǎo Hēi Niú 別名 : 大草烏、七星草烏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滇南草烏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austroyunnanense W.T.Wang采收和儲藏:秋、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700-2500m間的山坡灌木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中南部 原形態(tài) : 滇南草烏多年生草本 性狀 : 1.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稍彎曲 化學(xué)成分 : 塊根含南烏堿甲(austroconitine A),黃草烏堿甲(vilmorrianine A),黃草烏堿乙(vilmorrianine B)即多根烏頭堿,黃草烏堿丙(vilmorrianine C),黃草烏堿丁(vilmorrianine D),異塔拉定(isotalatizidine),塔拉胺(talatisamine),8-去乙酰滇烏堿(8-deacetylyunaconitine), 塔拉定(talatizidine),易混翠雀花堿(condelphine),滇烏堿(yunaconitine),南烏堿乙(austroconitine B),粗莖烏頭堿甲(crassicauline A)。 鑒別 :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約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濾過。濾液揮干,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定容,作為樣品溶液。另取滇烏堿、塔拉烏頭胺制成每2ml各含2mg的二氯甲烷溶液作為對照溶液。在高效硅膠GF254薄層板上點樣品和對照品溶液各3μl,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碘化鉍鉀與碘化鉀碘試液的等容混合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顯相同顏色斑點。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性味 : 辛;溫;有毒 注意 : 本品毒性大,不經(jīng)炮制不宜內(nèi)服;孕婦禁服。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通絡(luò)止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1.5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9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黑藥
下一篇:
小齒錐花
《中華本草》:小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