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uán Gōu Gēn
別名 : 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出處 : 《本草拾遺》
來源 : 為薔薇科植物懸鉤子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挖,洗凈或剝?nèi)「?,曬干?/span>
生境分布 : 產(chǎn)于四川、陜西。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懸鉤子"條。
性狀 : 干燥的根長約50~90厘米,粗約2~3厘米,皮厚約3~6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黃色。質(zhì)堅硬。斷面白色,有菊花紋。
性味 : ①《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②《草木便方》:"苦澀,平。"
注意 : 《四川中藥志》:"體虛濕熱郁滯者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 治吐血,痔血,血崩,帶下,瀉、痢,遺精,腰痛,瘧疾。①《本草拾遺》:"根皮: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殺蟲毒,卒下血,婦人赤帶下,久患痢,不問赤白膿血,腹痛,并濃煮服之。"②《草木便方》:"根:固精。"③《四川中藥志》:"治吐血,痔出血,赤白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止遺精,療蟲牙痛及腎虧勞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3~1兩。
復方 : ①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四兩,酒一碗。煎七分,空心溫服。(《乾坤生意》)②治小兒麻疹后續(xù)發(fā)膿痂疹或濕疹:三月藨根半斤,和豬腿脛骨燉服。(《重慶草藥》)③治感冒:鮮山莓根七錢至一兩,水煎服。④治泄瀉、久?。乎r山莓根七錢至一兩,水煎服。⑤治腰痛:干山莓根一兩,肖梵天花根一兩,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⑥治瘧疾:山莓根皮一至三錢,煮雞蛋三個,發(fā)病前一小時吃蛋喝湯。(《陜西中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9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懸鉤子
下一篇: 懸鉤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