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īn Jiānɡ Yán Hú Suǒ
別名 : 西延胡索、延胡索、元胡。
出處 : 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延胡索附圖有西玄胡索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灰葉延胡索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100-2100m的山地陰坡灌叢中或林緣濕潤處 原形態(tài) : 1.灰葉延胡索 多年生草本,無毛 性狀 : 1.性狀鑒別 (1)灰葉延胡索 塊莖不規(guī)則圓球形或長球形,直徑5-10mm。表面黃棕色,略有皺縮的網(wǎng)狀紋理;外皮未脫落者顯褐色,皺縮;底部微凹狀有根痕,上部有莖痕。質(zhì)堅硬,斷面黃綠色。氣微,味苦。(2)長花延胡索 塊莖不規(guī)則球形或長球形,直徑5-10mm。表面灰色,有不規(guī)則網(wǎng)狀細皺紋,有的外皮未脫落而顯褐色 化學(xué)成分 : 長花延胡索塊莖含紫堇堿(corydaline),原阿片堿(protopine),海罌粟堿(glaucine),掌葉防己堿(palmiltine)等生物堿。對葉延胡索塊莖含空褐鱗堿(bulbocapnine),右旋異紫堇定堿(isocorydine),原阿片堿(protopine),別隱品堿(allocryptopine),隱品堿(cryptopine),紫堇堿(corydaline),四氫掌葉防己堿(te-trahydropalmatine),二氫白屈菜紅堿(dihydrochelervthrine) 鑒別 :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約1.0g,甲醇回流提取2小時,回收甲醇,再用甲醇定容成1ml作點樣液,以延胡索乙素甲醇溶液(1mg/ml)及普魯托品甲醇溶液(1mg/ml)為對照液,在同一硅膠G-CMC薄層板上,點樣品液及對照液各3μl以正己烷一氯仿一甲醇一二乙胺(5:3:0.5:1日)為展開劑,展開15cm 歸經(jīng) : 肝 性味 : 辛 功能主治 : 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9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新疆一支蒿
下一篇:
新疆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