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藥材

血當歸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2:11:43

拼音注音 : Xuè Dānɡ Guī

別名 : 牛西西

、乳突葉酸模
、紅筋大黃
、金不換
、土大黃
、止血草
、化血蓮
、散血七
、血絲大黃

來源 : 藥材基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mex chalepensis Mill.

藥理作用 : 1.止血作用 由本品中提取的血當歸甲素(磷酸銨鎂)對小動脈和微動脈有直接收縮作用

,并能促進纖維蛋白生成
,加快血凝過程,此外
,其止血作用
,也可能與促進孕激素作用相關(guān)[1,2]
。2.其他作用 本品含有強抗真菌作用的成分酸模素[3]
,1.抑菌作用 羊蹄根酊劑在試管內(nèi)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預防感染作用 將根(品種未鑒定)煎劑與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在試管內(nèi)直接接觸后注入雞胚
,有預防感染的作用
,尿囊液蛋白質(zhì)可大大降低這一作用。3.對血液系統(tǒng)的作用 羊蹄根(品種未鑒定)煎劑濃縮后酒精提取物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
、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細胞脫氫酶都有抑制作用(試管中美藍脫色法)
,對前兩者白細胞的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瓦氏呼吸器測定法)。4.副作用 羊蹄含草酸
,大劑量應用時有毒
。大黃素的藥理作用參見大黃條
。5.降壓作用 同屬植物團酸模RumexconfertusWilld.的醇提水溶液對動物有持久的、中樞性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6.對消化系作用 與大黃相似
,小劑量有收斂,大量有輕瀉作用
。并能反射性的利膽
,亦有某些止血作用。本品尚含有大黃素
、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3]
,這些成分的藥理作1. 解熱鎮(zhèn)痛和抗炎作用機理1.1解熱鎮(zhèn)痛作用生大黃冷浸液:生大黃砸成小塊,冷水浸兩次
,每次24小時
,合并浸液在40℃以下濃縮成80%浸液。大黃煎液10':生大黃小塊
,水浸24小時后連塊煎煮10分鐘
,倒出煎液,再加水煎10分鐘
,合并煎液于水浴上濃縮成80%煎液
。大黃煎液30':方法同(2),煎煮兩次
,每次30分鐘
,水浴上濃縮成80%煎液
。熟軍(熟大黃)煎液:生大黃500g
,悶軟后切成薄片加黃酒250g,蒸12小時
,涼干后
,水浸24小時,連同切片煎煮兩次
,每次30分鐘
,將兩次煎液于水浴上濃縮成80%煎液。仿Max氏等方法
,用大鼠每組5只
,分別ig上述4種大黃提取液25g/kg,對照用等量蒸餾水
。給藥后立即sc15%鮮酵母生理鹽水混懸液2ml/100g
,觀察7小時內(nèi)體溫變化,結(jié)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備的提取液均有明顯的解熱作用
,但給藥各組的解熱作用強度無明顯差異
。鎮(zhèn)痛作用:采用扭體反應法進行實驗。每組小鼠20只,ig上述4種大黃提取液25g/kg
,對照射用等量蒸餾水
,1小時后ip1%醋酸0·1ml/10g,觀察20分鐘內(nèi)扭體反應次數(shù)
。結(jié)果表明上述4種大黃提取液均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
,但4種大黃提取液之間的鎮(zhèn)痛效果未見顯著差異。最近報道
,大黃的浸液對正常人紅細胞鈉泵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了Na+,K+離子的主動轉(zhuǎn)運
,且隨大黃濃度增加而加強
。大黃抑制鈉泵即Na+、K+-ATP酶活性
,從而使ATP分解減少
,產(chǎn)能下降,為大黃解熱作用機理之一
。1.2對體溫中樞調(diào)節(jié)介質(zhì)cAMP的影響大黃飲片(R.Tanguticum)制成30%水煎劑
,按5g/kg體重ig。發(fā)熱模型用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的肺炎球菌(Ⅱ型)
,造成感染性發(fā)熱動物模型
。然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測定給藥和對照家兔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cAMP的水平。結(jié)果:大黃可使感染性發(fā)熱家兔cAMP水平下降:給7只家兔在24小時內(nèi)進行3次腦室灌流
,即體溫正常時(A)
,發(fā)熱高峰時(B)和給大黃退熱后?,發(fā)熱高峰時(B)和給大黃退熱后?
,分別檢測A
、B、C3次灌流液內(nèi)cAMP含量
。其結(jié)果為:A3.37pmol/ml
,B6.48pmol/ml,C3.07pmol/ml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梢娊o于大黃后C點cAMP含量顯著低于未給大黃的cAMP含量。將C
、B兩點cAMP含量比較有明顯不同(P<0.05)
。由此可見,大黃可使發(fā)熱家兔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cAMP水平下降
。用7只家兔在感染前后進行兩次腦室灌流
,同時進行肛溫測量
,發(fā)熱前為3.37pmol/ml,發(fā)熱后為5.07pmol/ml
,將發(fā)熱前后cAMP水平進行比較
,可以認為發(fā)熱后cAMP水平升高(p<0.05)。實驗還表明大黃不能使正常家兔cAMP水平下降
;用人工腦脊液對家兔腦室灌流液cAMP的水平無顯著影響(p>0.05)
。實臉結(jié)果表明,大黃可影響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內(nèi)cAMP水平使感染性發(fā)熱動物體溫下降
。1.3大黃降溫作用和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PGE的影響1.3.1對感染性發(fā)熱家兔體溫的影響用體重為2.2kg-3.5kg健康成年青紫藍家兔
,發(fā)熱模型制備方法同上。將發(fā)熱動物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7只)
,實驗組在發(fā)熱高峰時ig大黃水煎劑(5g生藥/kg)
,對照組給等量自來水,給藥(水)后
,每4小時測肛溫1次
,連續(xù)3次,將發(fā)熱高峰與降溫之后的肛溫進行比較
。結(jié)果大黃可使感染性發(fā)熱家兔直腸溫度下降:肺炎雙球感染發(fā)熱的家兔給大黃水煎劑(8只)和白水(8只)
,大黃組動物降低幅度(X±S1.25±0.42)明顯高于給水組(X±S0.35±0.20),p<0.01
。測量10只正常家兔肛溫后
,立即給大黃,6小時后測量動物直腸溫度
,將給藥前后直腸溫度進行比較
,給大黃前平均肛溫為39.5±0.18℃,給大黃后平均肛溫為39.7±0.43℃
,p>0.01
,人黃對正常家兔體溫影響不明顯。1.3.2對中樞神經(jīng)介質(zhì)PGE的影響實驗動物及模型制備方法同上
。PGE測定方法采用李振甲等建立的放射性免疫測定方法,檢測第3腦室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
。在24小時內(nèi)
,給5只家免進行3次腦室灌流,即體溫正常時(A)
,發(fā)熱高峰時(B)和給大黃退熱后?
,分別檢測A、B
、C3次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
。結(jié)果為:A:2.2±1.5ng/ml
,4.9±2.2ng/ml,C:1.5±1.2ng/ml
。給大黃后的C灌流液PGE含量顯著低于未給大黃的PGE含量
,將C、B兩點PGE含量進行比較有明顯差異
,p<0.001
。表明大黃可使發(fā)熱家兔第三腦室灌流液PGE水平下降。實驗還表明大黃可使正常家兔PGE水平下降(P<0.01)
。與用藥組同法進行實驗
,但C不給大黃,8只家免進行A
、B
、C3點腦室灌流檢測PGE含量結(jié)果,A:2·8±1·6ng/ml
,B:9.1±7.9ng/ml
,C:14.1±12.0ng/ml?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钥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C與B比較,C不僅未見降低
,還有升高趨勢
,P>0.05,表明人工腦脊液對發(fā)熱家兔PGE水平無顯著影響
。實驗表明
,人工腦脊液對正常家兔PGE水平無影響;但單純灌流人工腦脊液
,可使正常家兔肛溫升高
,而對發(fā)熱家兔無明顯影響。大量實驗證明
,PGE是和體溫調(diào)節(jié)有關(guān)的最主要的介質(zhì)
,尤其是在感染性發(fā)熱中。發(fā)熱時
,動物腦脊液內(nèi)PGE水平增高
;應用解熱藥物退熱后,其PGE水平下降
。將PGE注入不同種屬動物體內(nèi)
,可導致相同的發(fā)熱反應。解熱鎮(zhèn)痛藥物可抑制合成酶系統(tǒng)
,和體溫調(diào)節(jié)有關(guān)的其它中樞介質(zhì)也和PGE相關(guān)
。因此
,在發(fā)熱的發(fā)病機理中,PGE占有重要的地位
,探討大黃對中樞介質(zhì)pGE的影響實為闡明其降溫機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前列腺素是短距離局部作用的信息傳遞物質(zhì),僅在局部產(chǎn)生和釋放
,發(fā)揮其和一物活性
。由于家兔第三腦室緊鄰下丘腦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因而實驗選用測定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
,可反映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的變化
。從大黃對PGE影響的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到:感染性發(fā)熱家兔給于大黃后、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減低
。為確證其結(jié)果
,還需考慮PGE含量降低是否由于灌流術(shù)或人工腦脊液的影響。從正常和發(fā)熱的兩組家兔僅接受灌流而不給予大黃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
,單純灌流并未造成PGE水平降低
。同期結(jié)果還表明,體溫正常的動物接受單純灌流后肛溫有所上升
,PGE應當同時升高
,但未見PGE水平上升,而接受肺炎雙球菌感染的動物不僅發(fā)熱更為劇 烈
,PGE水平也急居升高
,其原因尚不明了。但是體溫正常的動物給予大黃后PGE水平也下降
,因而更進一步說明
,是大黃影響了PGE水平,而PGE又和感染性發(fā)熱有關(guān)
。1.4大黃對家兔內(nèi)毒素引起的發(fā)熱及血漿cAMP和cGWP含量的影響近年來研究表明
,內(nèi)毒素引起動物發(fā)熱時,其血漿和腦脊液中的
,AMP含量明顯增高
,但對cGMP含量的影響如何還未見有關(guān)報道。為此采用大耳白家兔分成兩組進實驗:用藥組給予一定時的大黃煎液
,然后注射一定量的大腸桿菌內(nèi)毒素至致熱
。并于6小時內(nèi)測量肛溫6次。在注射內(nèi)毒素前后1.5-2小時時從耳動脈采血
,用競爭性蛋白結(jié)合法與放射免疫法以分別測定血漿中的cAMP和cGMP含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
,用藥組的平均發(fā)熱高峰值T(40
,15±0.21℃)與平均體溫反應指數(shù)TRI6(10·97±+1·20cm2)
。均明顯低于對照值(40.81±0.23℃占20.96±l.69cm2)。用藥組的血漿
。AMP平均含量(43.75±7.01pmol/ml)致熱前后無明顯差異
,分別為43.75±7.01pmol/ml)致熱前后無明顯差異,分別為43.75±7.01與47.76±9.14)
,而對照組的血漿cAMP平均含量致熱后顯著升高(致熱前后分別為43.00±+7.95與63.33±+17.38)
,致熱后的含量顯著高于用藥組(P<0.05)。然而用藥組的血漿·cGMP平均含量(pmol/ml)致熱前后無明顯差異(分別為31.39±4.65
,27.19±6.15)
,而對照組的血漿cGMP平均含量則致熱后顯著降低(分別為30.71±4.61與23.87±5.55)。由此可計算出致熱前后血漿cAMP/cowtP比值的變化
,用藥組無明顯變化(1.43±0.36與1.84+0.57)
。而對照組在致熱后有顯著升高(1·44±0·36與2.68+0.62)。上述結(jié)果表明:大黃對家兔的內(nèi)毒素引起的發(fā)熱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大黃對家兔發(fā)時的血漿cAMP量升高與cGMP降低均有抑制作用
。1.5生大黃的抗炎作用機理1.5.1對蛋清性足跖腫脹的影響a.對正常大鼠蛋清性足跖腫脹的試驗:用體重152-209g的大鼠28只雌雄兼用,分成4組
,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
,大黃煎劑20g/kg和40g/kg,ip水楊酸鈉250mg/kg
,l小時后
,由足跖部sc新鮮蛋清0.1ml/只,用容積測量法求出藥前及藥后每小時足腫脹百分率
,同時記錄每小時尿量及瀉下作用發(fā)生的時間
。結(jié)果大黃煎劑20g/kg和40g/kg均有顯著抗蛋清性足跖腫脹的作用(P值分別為<0.05和<0.01),在觀察7小時內(nèi)尿量未見顯著變化
,部分動物于藥后3-5小時出現(xiàn)瀉下作用
,發(fā)生在抗腫脹之后
。B.對去腎上腺大鼠抗蛋清性足跖腫脹作用 大鼠12只
,體重181-236g
,雌雄兼用
,分成二組
,去腎上腺后3日
,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
,大黃煎劑20g/kg
,同上法致炎后觀察1小時后的足腫率,結(jié)果對照組跳腫率為98.0±6.8
,大黃組為79.2±4.7(P<0.05)
。表明去腎上腺動物使用大黃后仍具有抗炎作用
。1.5.2對甲醛性足跖腫脹預防作用大鼠30只,體重176-240g
,雌雄兼用
,分3組
,用藥組ig大黃煎液20g/kg
,1組ip水楊酸鈉250mg/kg,對照用生量鹽水
,每日1次
,連用3日
,用藥3日后向足跖部sc25%甲醛0.1ml/只
,比較致炎后6小時的足腫率
。結(jié)果對照組為42.4±7.2
,大黃組19.5±2.7(P<0.05),水揚酸鈉組26.3±5.3(P=0.05)1.5.3對棉球引起肉芽腫增牛的影響常規(guī)方法將大鼠制成模型
。各組于術(shù)后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和大黃煎劑10g/kg
,另一組用醋酸氫化考的松ip30mg/kg
,每日用藥1次
,第8日處死
,取出棉球肉芽腫
,烘干后稱重
,結(jié)果對照組棉球干重為98.4±4.9mg
,大黃組為71.4±4·3mg(P<0.01)
,氫考組為48.5±1.5mg(P<0.001)。1.5.4對大鼠腎上腺中抗壞血酸含量的影響兩組大鼠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
,大黃煎劑40g/kg
,2小時后處死動物取出腎上腺
,仿Roe氏法測抗壞血酸含量。結(jié)果對照組每1g腎上腺組織含抗壞血酸11.5±1.5mg
,大黃組含11.2±1.0mg(P>0.05)
。1.5.5對切除雙側(cè)腎上腺未成年大鼠存活時間的影響幼年大鼠21只
,體重74-100g
,雌雄兼用,分成3組
,切除雙側(cè)腎上腺后
,第一
、二組分別ig生理鹽水2ml/只
,大黃煎劑10g/kg
,另一組sc醋酸氫化考的松15mg/kg
,每日用藥1次
,觀察1周存活動物只數(shù)
,結(jié)果對照組存活1/7
,大黃組存活2/7(P>0.05)
,氫考組存活7/7(P<0.001)
。1.5.6對切除一側(cè)腎上腺小鼠所致對側(cè)腎上腺代償性肥大的影響小鼠體重24-26g,雌雄兼用
,第一組做假手術(shù),其余各組均切除一側(cè)腎上腺
。術(shù)后第一
、二組ig生理鹽水0.2ml/只,第三
、五組分別ig大黃煎劑
,第六組ip醋酸氫化考的松25mg/kg
,每日給藥1次
,1wk后處死
,取對側(cè)腎上腺,稱重
。結(jié)果表明,在大黃煎劑對3種不同炎癥模型均有顯著對抗作用
,對以滲出和肉芽增生為主的炎癥過程均有抑制作用
,故臨床應用大黃治療多種炎癥性疾患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可能與大黃對炎癥過程廣泛影響有關(guān)
。大黃煎劑抗炎性腫脹的作用先于瀉下作用
,在本實驗中未見有利尿作用
,其消腫與瀉下利尿作用無直接關(guān)系
。大黃的抗炎作用不以腎上的完整存在為條件
,抗炎的同時不降低腎上腺中抗環(huán)血酸的含量,故可認為其抗炎作用主要不是通過垂-腎上腺系統(tǒng)
。大黃煎劑既不能延長未成年大鼠切除腎上腺后的存活時間
,又不能對抗切除一側(cè)腎上腺后致對側(cè)腎上腺代償性肥大
。因此表明,大黃煎劑本身不具有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1.5.7大黃對血管通透性的影響采用125I標記人血清白蛋白作放射活性測定
,標記物125I-白蛋白經(jīng)電泳結(jié)合率試驗
,結(jié)合力在98%以上
。實驗動物選用體重20-22g的健康小鼠,按體重配對分為大黃灌藥組和生理鹽水對照組
。動物灌胃后2小時
,從ip125I-白蛋白0.1ml(5uci)
,30分鐘后處死
,洗出腹腔液
,用FH-408定標器NaI井型閃爍晶體測得放射活性
,最后換算成注入量的百分比。血管通透性降低時
,測量得的放射活性高
,反之則低。結(jié)果表明
,大黃灌藥組的血管通透性低于對照組
,即藥物對血管通透性有明顯的抑制效應,經(jīng)t值測驗p<0.001
。用伊文氏藍染料法測定相似的結(jié)果
,兩法都證明大黃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效應。1.6大黃素抗炎作用機理1.6.1大黃素對白三烯B4和PGE2生物合成的影響花生四烯酸的5-脂氧酶產(chǎn)物白三烯B4(LeukoTCMLIBieneB4
,LTB4)是炎癥反應的重要介質(zhì)
。它主要由多形核白細胞、巨噬細胞
、肥大細胞等產(chǎn)生
。白三烯B4可激活中性白細胞的多種反應,其中包括加速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
,并可促進中性白細胞在微血管內(nèi)皮粘著
,進而滲出血管,協(xié)同其它趨化因子使炎癥反應擴大
。它在依賴中性白細胞的炎癥反應中起著一種內(nèi)在放大器的作用
,因此尋找LTB4生物合成的有效藥物受到重視,為此研究了大黃素對LTB4和PGE2生物合成的影響
,以探討其抗炎作用機理
,材料:大黃素臨用前以0.01NNaOH溶解,生理鹽水或緩沖液(pH8.1)稀釋至試驗濃度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ㄉ南┧?AA)、鈣離子載體A23187
、PGB2和LTB4標準品均為Sigma公司產(chǎn)品
,PGE2放免藥盒(國產(chǎn)),高效液相色譜儀:Perkim-Elmer-3B系列,分析柱250×0.46mmNueleosil-C18等
。結(jié)果:大黃素對人血PNM合成LTB4及PGE2的影響為在無外源性AA的反應體系中
,大黃素明顯抑制A23187刺激PNM合成LTB4,抑制作用強度隨大黃素濃度增高而增強
,其IC50值為6.4×10-6mol/L
;對PGE2合成無抑制作用,反而隨濃度增大而合成增高
。在有外源性AA(終濃度5x10-5mol/L)的反應體系中
,大黃素抑制LTB4的作用減弱,但仍呈明顯的濃度效應關(guān)系
,IC50值為2.5x1O5mol/L
,大約是前者的5倍,相反
,PGE2的產(chǎn)率也隨大黃素濃度的增加而遞增
,其遞增斜率比無AA反應體系者為陡。1.6.2大黃素在體外全血反應體系中對LTB4及PGE2生成的影響大黃素濃度高達1x10-4mol/L時
,對人全血中LTB4的抑制率僅為62.3±4.8(n=3)
,PGE2的生成量為對照組的101.2±10.1(n=3)。1.6.3半體內(nèi)試驗
,大黃素經(jīng)體內(nèi)給藥后
,可明顯抑制兔全血反應體系中LTB4生成,給藥5min后抑制作用即達高峰
,但很快下降
,30分鐘后作用基本消失,至90分鐘發(fā)現(xiàn)明顯反跳現(xiàn)象
。大黃素對PGE2的生成無抑制作用
,PGE2的生成在5-15分鐘呈增加趨勢,并于15分鐘有顯著差異
,但30分鐘后即與對照組無明顯差別
。1.6.4體內(nèi)試驗,大黃素(10mg/kg)對正常家兔PGE2的生成無抑制作用
,時效曲線的形狀與半體內(nèi)試驗相似,血中PGE2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
。以上實驗結(jié)果表明
,大黃素在體內(nèi)外條件下可抑制LTB4生物合成,對PGE2的生成無抑制作用
,提示大黃素是一個選擇性的花生四烯酸5-脂氧酶抑制劑
。這一結(jié)果為闡明大黃素的抗炎等機理提供了新線索。1.7炮制對大黃消炎作用的影響1.7.1對大鼠蛋清性關(guān)節(jié)腫的影響按常規(guī)方法,大黃生品及炮制品煎劑的劑量均為8g/kg
,對照組給同體積水
,陽性對照用氫考20mg/kg,均為ig給藥
。大黃冷浸液
、大黃煎液、熟軍煎液等對在鼠蛋清性足跖腫脹亦有顯著的抗對作用
。1.7.2對巴豆油誘發(fā)小鼠耳部炎癥的影響實驗組給大黃生品及炮制品醚提物8g/kg(相當生藥量)
,對照組用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用氫化考的松(氫考)20mg/kg
,均為ip給藥
。給藥30分鐘后,在小鼠耳部正
、反兩面各涂巴豆油0.05ml
,4小時后處死小鼠,取兩耳同一部位0.8mm組織
,稱重
,以左、右兩耳重量之差作為腫脹指標
。1.7.3對棉球肉芽腫增生的影響大鼠生品及炮制品醚提物對小鼠和大鼠棉球肉芽腫增生的影響:選用30g左右體重雄性小鼠和150-200g雄性大鼠
,按常規(guī)操作方法。1.7.4對小鼠胸腺及體重的影響用體重12-18g小鼠56只
,等分成7組
,大黃生品及炮制品醚提物8g/kg(相當于生藥量),對照組給等容積的生理鹽水
,陽性對照給氫考10mg/kg
,均由ip,每日1次
,連續(xù)7日
,8日摘出胸腺,在組織天秤上稱重
,比較各組間的差異
。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經(jīng)炮制后消炎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主要是酒燉大黃和大黃炭的消炎作用有所減弱
。大黃醚提物8g/kg(相當于生藥量),ip7日后小鼠胸腺明顯萎縮
,這一現(xiàn)象提示大黃對炎癥末期的消炎作用是否與免疫抑制有關(guān)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2.1降壓作用1938年SupniewskiTV等報道,大黃素對動物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降壓作用與劑量有相關(guān)性
。大連鐵道醫(yī)學院曾報道
,急性實驗,大黃浸劑和去醇大黃酊劑iv給藥
,能使家兔血壓明顯降低
。還有報道,大黃水煮酒沉制劑iv給藥
,可使麻醉犬的血壓降低
,心肌耗氧量增加,提高心肌氧利用率
。波葉大黃多糖
,十二指腸給藥45mg/kg,可使正常大鼠血壓降低20%
,心率減慢12%
。2.2對心臟的作用波葉大黃多糖0.86mg/ml,可使正常蟾蜍離體心臟收縮力增加29%
,使衰竭離體蟾蜍心臟收縮力增加70%
,心輸出量增加58%。應用電生理技術(shù)研究大黃對蟾蜍心肌收縮力的影響
,發(fā)現(xiàn)大黃能使離體蟾蜍心臟的收縮力明顯增強
,心率減慢,(P<0.01)
。隨藥物劑量的增加
,心肌活動由興奮逐漸轉(zhuǎn)為抑制,并出現(xiàn)異位心律
,增加細胞外液鉀離子濃度
,可恢復竇性心律,提示大黃對蛙心的強心作用有可能是通過抑制心肌的Na+-K+-ATP酶而實現(xiàn)的
。大黃還可對麻醉犬的心肌耗氧量
、氧利用率、心輸出量
、心搏指數(shù)增加
,而使冠脈阻力、左室功能等下降
。2.3對離體血管的作用實驗采用20只家兔的121條離體血管及22例病人在手術(shù)時離體的55條胃腸道血管
,置于含有營養(yǎng)液的浴池中,通過換能裝置記錄血管條的活動及大黃對其影響
。藥物用大黃醇提液,每1ml含生藥1g。結(jié)果表明
,大黃醇提液具有興奮這兩類離體血管的作用
,表現(xiàn)為:提高離體血管條的收縮力,能增強部分血管條的自發(fā)節(jié)律活動
。實驗還是顯示酚妥拉明能拮抗大黃醇提液對離體血管條的收縮力
。2.4對微循環(huán)的影響實驗用英國種LACA系健康小白鼠,體重26-34g
,大黃及對照組各10只
。大黃混懸液(由上海市盧灣區(qū)中心醫(yī)院提供的臨床制劑,配制成20%混懸液)以0.25ml/10ig
。給藥后1
、2小時觀察微循變化。結(jié)果:微動脈:大黃組10只動物
;給藥l小時后微動脈血流呈線流6只
,而出現(xiàn)紅細胞聚集呈線粒流者4只,對照組給水1小時后
,10只動物全為線流
。但統(tǒng)計處理X2測驗0.052.5對血脂代謝的影響大黃對正常兔血清膽固醇無影響,但對因服膽固醇而血清膽固醇升高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血清膽固醇和總磷脂比值明顯下降
。大黃(R.officinale)粗提物ip給大鼠(體重100克左右),8小時后測定血清膽固醇和尿素氮
,結(jié)果每只大鼠給于5mg劑量時血清膽固醇十分明顯升高
。波葉大黃(R.Otaoense)中提取的多糖有明顯的降血指作用。Ig波葉多糖(RHP)100和200mg/kg
,可分別使蛋黃誘導的高脂血癥小鼠血清總膽固醇(TC)降低45%和46%
,甘油三脂(TG)降低42%和67%;肝臟TC分別降低63%和65%
,TG降低14%和55%
,過氧化脂質(zhì)(MDA)降低49%和66%。igRHP100和200mg/kg對正常小鼠血清TC無明顯影響
。igRHP45和90mg/kg可分別使高脂飼料誘導的高脂血癥大鼠血清TC降低48%和50%
,TG降低30%和31%;肝臟TC降低57%和62%
,TG降低23%和30%
。MDA降低26%和41%。用不同溶劑對大黃進行提取物對大鼠的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進行降脂試驗
。結(jié)果表明
,大黃的醇提部位有明顯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作用
。石油醚提取部位作用不顯著。3.對泌尿系統(tǒng)的影響3.1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家兔的利尿作用和腎髓質(zhì)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3.1.1蒽醌衍生物對家兔排尿
、排Na+和K+量的影響 取體重2kg左右雄金基拉兔,自由飲水
,禁食18小時后麻醉
,麻醉后以劑量為30mg/kgig給藥,藥物用0.1mol/LTCMLIBis一HCI緩沖液(pH8.5)新鮮配制
。對照組給以同體積緩沖液
。(pH8.5)新鮮配制。對照組給以同體積緩沖液
。同時用50ml/kg生理鹽水ig做水負荷
,迅速打開腹腔,抽空膀胱內(nèi)余尿
,從膀胱腹面下部插管
,每間隔2小時收集尿液1次。結(jié)果:大黃素和大黃酸對家兔排尿
、排Na+和排K+有明顯促進作用
。一般在給藥后0-2小時排尿量即明顯增加,2-4小時達高峰
,分別為對照組的5.9和5.8倍(P<0.005)
。8-10小時接近對照組水平,排Na+和K+量的增多與排尿量平行
,給藥后2-4小時高峰
,Na+分別為對照組的4.4和4.6倍(P<0.01);K+分別為對照組3.2和3.9倍(P<0.005)
。而蘆薈大黃素和大黃酚的作用較弱
,在給藥后2-4小時排尿量分別為對照組的2.3和2.4倍(P<0.01),排K+為對照組的1.6和2.3倍(P<0.01)
,排Na+量則無顯著變化
。作圖法表明。大黃素和大黃酸的利尿作用與排Na+作用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
,其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992和0.993
,而排K+作用的線性關(guān)系較差,分別為0.406和0.790
。3.1.2蒽醌衍生物對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大黃素
、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對Na+-K+-ATP酶活性都有很強的抑制性作用。由Hill方程求得50%抑制率的藥物濃度分別為9.8±1.4
,11.0±1.9和19.3±2.8ug/ml
。用Dixon作圖法對大黃素
、大黃酸和蘆薈大黃進行動力學分析,表明這3種藥物對Na+-K+-ATP酶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其ki值分別為1.30±0.76
,1.41±0.63和7.41±1.10x10-6mol/L。 以上實驗表明
,大黃素和大黃酸對兔腎髓質(zhì)而Na+-K+-ATP酶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是一種調(diào)節(jié)酶
,腎小管Na+的重吸收是通過Na+-K+-ATP酶的主動轉(zhuǎn)運過程
,而大黃素和大黃酸對此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致使Na+的重吸收減少
,尿中排Na增多
,因而達到其利尿作用。3.2對動物氮質(zhì)血癥的治療作用機制Wistar系雄大鼠用含0.75%腺嘌呤飼養(yǎng)喂養(yǎng)
,制作成慢性腎功能不全模型
。大黃為四川雅安出產(chǎn)的雅黃,切碎后
,200-300g加水800ml
,煎煮后進行過濾,濾液經(jīng)冷凍減壓濃縮后呈黃色粉末
,溶于生理鹽水中供ip給藥或溶于自來水中作飲料
。實驗方法:在用含0.75%腺嘌呤飼料喂養(yǎng)大白鼠的同時實驗組每日每只大鼠ip5mg大黃生理鹽水溶液,對照組用生理鹽水
。給藥后d6
、12、18
、24
、30斷頭處死采血取血清,臟器作生化檢查
,結(jié)果:大黃對血中尿素氮
、肌酐的影響大黃組與對照比較尿素氮量有顯著降低,尤其是d24降低了35%
,血中肌酐量從d6-24與對照相比較降低了12-18%
。大黃對門靜脈血中氨基氮的影響于d6、18
、24測定大黃組的氨基氮含量較對照分別降低18-21%
,d30降低42%并有顯著差異。大黃對肝
、腎中尿素合成的影響肝中尿素量大黃組較對照降低了12-37%
,腎中降低19-24%
,且肝、腎中尿素合成的減少與血清中尿素氮的減少呈平行降低
。大黃對尿中尿素和肌酐的影響第12日開始大黃組尿中尿素排泄量有顯著增加
,以后并顯示增加傾向,對照無多大變化
,肌酐排泄量大黃組僅增加5-10%
。大黃對血清中游離氨基酸的影響用藥組大鼠分別po不同劑量的大黃溶液(5、15
、35
、55mg),給藥第24日血中游離氨基酸的蘇氨酸
、絲氨酸
、纈氨酸顯著上升,亮氨酸
、異亮氨酸
、酪氨酸、鳥氨酸顯示上升傾向
。當每日每只服用大黃飲料55mg時
,蘇氨酸、絲氨酸
、纈氨酸分別上升36%
、36%和42%。上述結(jié)果提示
,大黃治療氮質(zhì)血癥的作用原理主要是由于大黃一方面使從腸道吸收的合成尿素原料之一氨基氮的減少
;另一方面使血中必需氨基酸濃度升高,利用體內(nèi)氨基酸的分解產(chǎn)物一氨
,合成蛋自質(zhì)
,從而使肝、腎組織合成尿素量減少
;再一方面大黃抑制了體蛋白的分解作用
,從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此外
,大黃還能促進尿素和肌酐隨尿液排泄出體外
。長澤哲郎等亦曾報道
,用大黃(R.Officinale)粗提物
,給于100g左右體重的大鼠(ip給藥)
,8小時后測定血清中尿素氮。結(jié)果
,5mg/只劑量時血清尿素氮十分明顯下降
,與對照比較P<0.001
。有報道用大黃水提物ip給藥于100g左右體重大鼠,4-8小時后測定腎中血清尿素氨的濃度下降46-51%
。3.3對大鼠和人類慢性腎衰的預防作用po大黃提取物(RE)對雙腎次全切除大鼠中
,血清肌酐(SCR)或SCR倒數(shù)(SCR-1)上升速度及尿蛋白定量均比對照組顯著下降,而尿滲透壓則明顯升高
。腎病理檢查發(fā)現(xiàn)RE大鼠殘余腎間質(zhì)淋巴細胞浸潤比對照組明顯減輕
。26例慢性腎病人poRE前后的SCR-1和病程的關(guān)系進行了長期觀察(分別為17.8±8.2mo和20.5±10.4mo),發(fā)現(xiàn)RE治療后平均相關(guān)系數(shù)(-0.0036±0.0018)比治療前(-0.0129±0.0029)明顯下降(P<0.05)
。結(jié)果表明:RE治療可使大鼠和人類慢性腎衰病程進展得到延緩
。RE慢性腎衰進展的預防作用可能與殘余腎間質(zhì)-小管損害減輕有關(guān)。3.4大黃對體外腎小球系膜細胞生長的影響用腎小球系膜細胞培養(yǎng)及(氚標胸腺嘧啶
、核苷)(3小時-TdR)、(氚標尿嘧啶核苷)(3小時-UR)和(氚標亮氨酸)(3小時-Leu)摻入技術(shù)
,研究了大黃對系膜細胞生長及5/6腎切除后血清促腎因子活性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大黃蒽醌和大黃酸蒽醌葡萄糖甙加入培養(yǎng)液中
,直接抑制系膜細胞生長
。大鼠連續(xù)一大黃蒽醌0·25g12日后,采集含大黃衍生物的血清也明顯抑制系膜細胞DNA和蛋白質(zhì)合成
,但對RNA合成影響不明顯
。大黃對促腎因子活性本身無明顯影響,培養(yǎng)液有無血清促腎因子存在
,并不影響大黃對細胞的抑制作用發(fā)揮
。這種藥理作用在體內(nèi)可能有利于減輕系膜細胞異常增生,減緩殘余腎組織腎小球硬化進程
,而改善慢性腎功能不全
。3.5炮制大黃對腎功能不全大鼠的影響動物為Wister系雄大鼠,體重200g左右
,用0.75%腺嘌呤制成病理模型
,大黃用雅黃和炮制大黃粉末加水100℃提取30分鐘,濾液凍干
。收率各為25%和31.5%
,以飲水形式給與喂養(yǎng)腺嘌呤的大鼠,共24日
。對照組給與水
。測定尿毒癥物質(zhì)血清尿素氮(BUN)、肌酸酐(Cr)
、甲基鳥嘌呤(MG)
、胍乙酸琥珀酸鹽(GSA)等
。結(jié)果表明:雅黃用20mg,40mg/大鼠·日(100
,200mg/kg體重.日)給與大鼠24日后
,所測得的指標BUN,Cr
,MG
,無機磷均下降,鈣離子上升
,在統(tǒng)計學上均有意義
。GSA在20mg給藥組有下降趨勢、40mg給藥組的下降具有統(tǒng)計意義
。尿毒癥狀獲得改善
。炮制大黃浸膏40mg給藥組所測得的指標BUN,Cr
,MG
,GSA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下降,無機磷也是有意義的下降
,鈣離子具有意義的上升
。與雅黃一樣也獲得尿毒癥狀的改善。上述結(jié)果證實炮制大黃仍保持了改善尿毒癥狀的作用
。但炮制大黃中番瀉葉甙從HPLC法中未得檢出
,僅側(cè)出蘆薈大黃素0.57%。大黃素0.52%和大黃根酚(Chrysophanol)2.7%
。通過炮制降低了瀉下作用
,對腎功能不全患者更能起治療尿毒癥的作用。4.對血液和造血系統(tǒng)的影響4.1大黃的止血作用 大黃對血管條顯示明顯的收縮作用
。又從其中分得d-兒茶素和沒食子酸
,在每1.3mg/ml的濃度,使血管條收縮張力提高428.84±58.42mg和500±80.80mg
。D-兒茶素和沒食子酸以每150mg/kg小鼠ip
,可縮短出血時間4.5±3.9,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兩者對凝血酶有激活作用
,可使凝血時間比正常值縮短5-6分鐘。從大黃對免及人體離體血管的作用
,亦有助于闡明其止血作用原理
。4.2對血液粘度及微循環(huán)的影響家兔ig大黃(R.Palmatam)醇提物制成的20%混懸液,劑量0.5g/kg。2.5小時后
,血沉無變化
,各切速下全血粘度均有增加。中
、低切速下增加顯著
,但統(tǒng)計處理尚無顯著差別。小白鼠用大黃混懸液ig0.25ml/10g
,2小時時均可見到微動脈和微靜脈內(nèi)血液速度減慢有顆粒狀的紅細胞聚集體
,尤以微靜脈內(nèi)改變較明顯。但血管徑無明顯變化
,亦未有滲出及出血性變化
。動物一般狀況亦無明顯變化。大黃的這種具有增加紅細胞聚集性
,升高血液粘度及使微循環(huán)血液流速減慢作用
,與一般傳統(tǒng)的活血藥作用相反。有報道大黃水煮液濃縮后用乙醇提取
,制成每1ml含生藥1g
,內(nèi)含0.8%吐溫,pH7
,取0.5ml制成的藥液與5ug腎上腺素的混合液于局部滴注于小鼠腸系膜。觀察對微循環(huán)障礙的影響
。結(jié)果對微動脈血流有輕度的使血流停止時間提前的作用
。對微動脈血液恢復時間有輕微促進作用(P>0.05)。有輕度促進微動脈恢復和減輕微動脈管徑收縮程度的作用以及局部微循環(huán)的恢復
。4.3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4.3.1對血小板表面活性
、血液粘度等的影響實驗用家兔,體重2-3kg
,以30%尿酯2ml/kg耳緣iv麻醉取血
,作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測定。然后將100%大黃醇提物注射液1ml/kg劑量從耳緣iv(對照組用同量生理鹽水)
,給藥后30分鐘再次取血作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測定
。結(jié)果:大黃組(14只家兔)給藥前圓樹型血小板數(shù)為94.04±2.44%(X±SD下同)。給藥30分鐘后下降為86.42±2·86%
。而擴大型血小板數(shù)則由5·96±2·44%升到13.58±2.86%
。差別十分顯著(P<0·01)。血小板聚休數(shù)由12.69±5.29個增加到29.04±4.82個
,差別十分顯著(P<0.01)
。對照組(10只家兔)給水前圓樹型血小板為88.59±5.15%,給水30分鐘后為87.O±5.80%,無顯著差別(P>0.05)
。擴大型血小板分別為11.41±5.15及13.O±5.80(P>0.05)
。血小板聚集數(shù)分別為24.45±14.66個及26.64±13.27個,無顯著差別(P>0.05)
。用白色雄家兔24只
,在SDI-Ⅱ型體外血栓形成儀的有機玻璃環(huán)上進行體外血栓形成試驗。大黃用100%醇提物1ml/kg從耳iv
,30分鐘再次從心臟取血觀察
,對照組用同量蒸餾水。結(jié)果:大黃組(14只家兔)血栓長度給藥前為39.0±26.6mm
,給藥后增長為45.85±36.34mm
,增長率為17.6%,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10只家兔)分別為46.80±22.01mm及43.9±27.99mg(P>0.05)
。血栓濕重大黃組給藥前為125.77.80mg,給藥后增為130.54±94.74mg
,增長率為3.7%
,無顯著差別(P>0.05),對照組分別為123.5±59.72mg及152.6±100.06mg
,P>0.05
。血栓干重,大黃組給藥前為31.12±16.64mg
,給藥后為38.12±30·8mg
,增長率為22.5%,無顯著差別(P>0.05)
,對照組分別為26.70±13.30mg及32.70±21.36mg
,P>0.05。結(jié)果表明大黃除有使血液粘度增高
,微循環(huán)血液作用減慢外
,尚能使血小板表面活性增大,聚集性增高
。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別
。這種作用與一般傳統(tǒng)活血化瘀藥的作用亦不相同。4.3.2生大黃對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計數(shù)的影響 動物用白色健康家兔
,雌雄兼用
,體重2-2.5kg,大黃(正品大黃)壓碎
,過100目篩
,制成粉劑
。劑量為每天ig3g/kg,連續(xù)3日
,于每次給藥后2小時測定循環(huán)血小板聚集率(RCPA)
,停藥3日后再測1次,對照組用等量自來水
。大黃具有明顯促血小板聚集作用
。從形態(tài)學變化也表明大黃具有促血小板聚集作用。仿吳氏法計數(shù)血小板
,將每1mm血小板數(shù)乘0.001得新制10/L數(shù)
。大黃具有升高血小板計數(shù)的作用。有報道
,對53只家兔與60位正常人服大黃前后作血小板計數(shù)檢驗均無明顯變化
。血小板的超微結(jié)構(gòu)功能也均無明顯變化。4.3.3酒制大黃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酒制大黃分3種
,即酒蒸
、酒燉及熱壓,其中后者又依熱壓處理時間的長短分為3種
,生大黃作為炮制品的對照
。各種樣品的實驗劑型均為煎劑,并經(jīng)去鞣質(zhì)處理
,濃度為1g(生藥)/ml
。實驗動物為大耳白家兔,體重2.5-3·0kg為供血動物
。給藥方式為體外試管法
,然后用光密度法測定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結(jié)果表明對血小板聚集確有抑制作用
,其強度則隨炮制情況而異,酒燉與酒蒸大黃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與大黃相似
,熱壓酒制大黃的抑制作用較強(p<0.001)
,熱壓酒制大黃的活血功能優(yōu)于生大黃。4.3.4對急性腦缺血大鼠血小板聚集性TXA2/PGI2平衡的影響 實驗觀察大黃對急性實驗性腦缺血大鼠的保護作用以及大鼠在不同給藥時間后血小板數(shù)目(BPC)
,血小板聚集性
,血漿脂質(zhì)過氧化物(LPO)和PGI2與TXA2的穩(wěn)定代謝產(chǎn)物6-Keto-PGF1a與TXB2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
,ip給于大黃水提物4g/kg后
,大鼠與對照組(ip同生性理鹽水)相比,2小時死亡率明顯降低(p<0.01)
;腦組織損傷程度減輕
,明顯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度(p<0.01)。給藥30分鐘后,血漿TXB2水平明顯降低(p<0.01)
;2小時時接近正常動物血漿水平
。血漿6-keto-PGF1a在給藥30分鐘時升高(p<0.05),2小時時仍維持較高水平
,TXB2/6-keto-PGF1a比值在給藥30分鐘時由給藥前的3.1降低至1.8
;2小時TXB2/6-keto-PGF1a比值減少到0.9。這些結(jié)果表明
,大黃對急性腦缺血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其作用可能與其抑制TXB2合成,降低TXB2/6-keto-PGFla比值有關(guān)
。4.3.5對微循環(huán)
、肺血管通透性和血小板聚集的影響麻醉小鼠皮膚微循環(huán),應用顯微電視測定2
、3二級微動脈和微靜脈口徑
,比較給于大黃前后的變化。給藥后16只小鼠中有10只鼠微動脈收縮
,其余6只鼠則是擴張
;微靜脈亦有類似的變化。小鼠燙傷后
,皮膚的2
、3二級微動脈和微靜脈呈明顯收縮,如預先給于大黃小鼠燙傷后
,微動脈和微靜脈未見收縮
,而有輕微擴張。Iv腎上腺素復制小鼠肺水腫
,測定肺內(nèi)T1824含量以判定血管通透性變化
。大黃治療組小鼠存活時間比對照組延長,肺血管通透性比對照組明顯降低
。燙傷大鼠血小板聚集明顯增加
,而應用大黃的大鼠燙后血小板聚則減輕。大黃對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則無影響
。實驗表明
,大黃具有調(diào)節(jié)微血管擴張,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灌注
;影響血液流變性
。4.4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波葉大黃多糖(RHP)體外可使凝血時間比生理鹽對照組延長250%,凝血酶時間延長264%
。體內(nèi)抗凝血作用
,igRHP100和200mg/kg
,30分鐘與對照組相比,小鼠血凝時間分別延長93%和110%
;ipRHP100和200mg/kg
,10分鐘后與對照組織相比,小鼠血凝時間分別延長101%和116%家兔igRHP56mg/kg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可延長34%
。IgRHP56mg/kg
,可使家兔特異性血栓形成時間延長78%,纖維蛋白血栓形成時間延長54%
,血栓長度縮短26%
,血栓濕重減少45%,血栓干重減少54%
,血小板數(shù)減小37%
,血小板粘附率降你50%,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47%
,纖溶酶活力增加86%
,全血比粘度降低15%,血漿比粘度降低14%
,全血還原比粘度降低17%
,紅細胞壓積容量降低20%,血沉率增加94%
。寺次捷年等亦曾報道大黃有抗凝血和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
。5.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5.1大黃的瀉下作用5.1.1不同商品大黃的瀉下作用 正品大黃有西寧大黃,基源為掌葉大黃或唐古特大黃:雅安大黃
,基源為藥用大黃
;武威大黃,基源為唐古特大黃
;禮縣大黃基源為唐古特大黃
。非正品大黃有藏邊大黃(R.Emodi),天山大黃(新疆大黃)(R.WitTCMLIBochii)
。分別以10倍左右自來水浸泡30
,加熱至沸,20分鐘后
,趁熱以雙層紗布濾
,濃縮至50%
,小鼠ig給藥后置代謝籠中連續(xù)觀察4小時(觀察期間禁水禁食)
,按糞便性狀分為正常、軟便(糞粒成形
,但松軟膨大
,含水分較多
,或在濾紙上呈水漬跡)、溏便(糞便略成形或不成形如稠狀)
、稀水便(稀薄或如水樣)四等
。分別記錄軟使、溏便和稀便第一次排出時間
。用簡比機率法計算4小時內(nèi)溏便ED50及稀便ED50
,用直線回歸法計算溏便ED50時的稀便率及溏便ED50T等。天山大黃和藏邊大黃以及4種正品大黃都顯示較明顯的瀉下作用
。正品與非正名大黃相比
,非正品大黃致瀉率較低,但正品大黃也有相當大的差異
。5.1.2不同大黃制劑的瀉下作用 大黃煎劑有明顯瀉下作用
,其作用受加熱溫度和時間的影響,大黃加水回流1小時
,其ED50由300增至520mg/kg
。回流3小時
,作用幾乎消失
。其熱水浸出液,在酸
、堿條件下或50℃減壓濃縮
,瀉下效力均不受影響。沸水浴常壓濃縮
,其瀉下效力僅為原浸出液的1/3
。瀉下效力隨加熱時間的延長而減弱,以煎沸30-60min最理想
。大黃總甙
、大黃煎劑與生大黃粉等不同制劑對小鼠瀉下作用的比較表明大黃總甙組的瀉下作用出現(xiàn)時間較早,稀
、軟便次數(shù)較多
。5.1.3炮制對大黃瀉下作用的影響 實驗材料采用掌葉大黃或唐古特大黃去掉栓皮的根和根莖。炮制品的制備方法
。其中酒燉大2黃加熱延長為30小時
。將生大黃及各種炮制品分別研細,過200目篩
,60℃烘3小時
,取出放干燥器內(nèi)貯存,實驗前用蒸餾水配成所需濃度畝用
。實驗方法:采用藤村等改進的瀉下作用生物檢定法
。選用18-22g小鼠
,按體重隨機分5-7個劑量組,每組10只
,將不同濃度的藥液按0.25ml/10g體重ig給藥
,觀察6-7小時內(nèi)小鼠瀉下的只數(shù),用機率對數(shù)繪圖法分別求出生品
、制品的瀉下ED50值及標準誤
,計算相對效力。同時觀察生品及炮制品混懸液瀉下出現(xiàn)時間
、瀉下物性狀
、次數(shù)與重量的比較,炮對大黃瀉下成分的影響等
。大黃生品瀉下ED50值為0.18g/kg
,說明小劑量即有明顯的瀉下作用,炮制品瀉下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減弱
。從瀉下成分量的變化看
,酒炒、醋炒制品瀉下成分幾乎未受影響
。酒燉
、清寧片、醋煮制品及大黃炭瀉下成分明顯減量
。在同等瀉下效力劑量下(ED50量)
,換算出大黃各樣品中瀉下成分的量,出現(xiàn)與百分含量相反現(xiàn)象
,提示大黃中可能還有其它瀉下活性較強的物質(zhì)或起協(xié)同作用的物質(zhì)存在
。因此在測定瀉下效力時,除以測定番瀉甙量的變化外
,尚應結(jié)合生物測定法為宜
。因生物測定法所反映出的瀉下效力與臨床應用結(jié)果較為一致。5.1.4不同的大黃制劑及大黃中所含的有關(guān)成分瀉下效力 生大黃
、酒炒大黃
、醋炒大黃、酒燉大黃
、清寧片
、醋煮大黃、大黃炭的ED50
。大黃浸膏ig或ip給藥的ED50分別為117和270mg/kg
,直接由回腸向大腸內(nèi)注入的ED50為44mg/kg,約為ig的1/3劑量。番瀉甙Aig或sc給藥
,ED50分別是15及14mg/kg;ip給藥為27mg/kg
,im達40mg/kg仍無效
;iv劑量為6.4mg/kg。亦有報道
,番瀉甙A
、B、C
、D
、E、F的瀉下活性相似
,小鼠ED50為13.3-16.1mg/kg
;)葡萄糖-大黃酸蒽酮的ED50為20.0mg/kg;8-葡萄糖-蘆薈大黃素ED50為71.6mg/kg
;蘆薈-大黃素的ED50為59.6mg/kg
;大黃酸ED50為97.5mg/kg;8-葡萄糖-大黃酸ED50為103.0mg/kg
。5.1.5瀉下作用的機理a.大黃有緩瀉作用
,大鼠及豚鼠腸肌實驗表明,游離大黃素有類似乙酰膽鹼樣作用
,并可被阿托品所對抗
,大黃素可能與所作用器官和肌肉蛋白結(jié)合而表現(xiàn)膽臉能的作用。抑制Na+
、K+從腸腔轉(zhuǎn)運至細胞
,可能是與抑制ATP酶活性有關(guān),使水分滯留在腸腔而促進排便
。所以大黃的瀉下特點是不妨礙小腸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
。大黃瀉下的有效成分為蒽醌類衍生,以蒽醌(酮)的甙瀉下效力較強
,游離蒽酮較弱
,游離蒽醌最弱。雙蒽酮比單蒽酮強
。后發(fā)現(xiàn)番瀉甙A為大黃瀉下最強的成分
,番瀉甙E和F與其它已知番瀉甙類化合物的致瀉作用相仿。在研究番瀉甙類成分瀉下作用機理時發(fā)現(xiàn)大黃浸膏及番瀉甙A都是經(jīng)胃給藥作用強
,而番瀉甙元iv給藥作用最強
。作用部位在大腸。Ig大黃浸膏可顯著增加大腸運動
,并使大腸中水分增加
,而對小腸則無影響
。如小鼠先用氯霉素處理(使腸內(nèi)細菌受抑制)后再給藥,則使番瀉甙A的瀉下作用明顯減弱
,而對番瀉甙元卻無影響
。因此認為蒽甙的糖基具有保護蒽酚(酮)運輸?shù)酱竽c而不被氧化的作用,蒽甙到達大腸后被細菌的酶水解為游離甙元
,刺激大腸使排空運動增加
,導致排便。研究又表明大黃在體內(nèi)真正起到作用的物質(zhì)系大腸內(nèi)細菌代謝的還原產(chǎn)物大黃酸蒽酮-8-葡萄糖甙(8-GRA)及其分解產(chǎn)物失去糖基的大黃酸蒽酮
,這兩種成分可能是大黃在體內(nèi)真正起瀉下作用的物質(zhì)
。此外,蒽甙也有很大部分是由小腸吸收經(jīng)肝臟轉(zhuǎn)化
,再作用于骨盆叢
,促使大腸蠕動而致瀉。如結(jié)扎小腸與大腸交界處
,再將蒽甙注入小腸
,藥物仍可在大腸起作用;大黃服用后一般需經(jīng)6-8小時才起作用
,這表明大黃是先在小腸吸收后入血液
,再運轉(zhuǎn)到大腸,刺激大腸而顯效果
。因此認為蒽酮的致瀉作用是首先刺激粘膜下神經(jīng)叢
,隨后使更深部位肌肉的神經(jīng)叢興奮,如果事先用昔羅卡因麻痹了粘膜神經(jīng)叢
,則蒽酮就不能引起運動亢進
。如果興奮沖動較昔羅卡因先達到肌肉神經(jīng)叢,則昔羅卡因就不能抑制運動亢進
。因此有二種解釋
,一種認為是經(jīng)過奧厄巴赫氏(Auerbach's)神經(jīng)叢;一種認為是在豚鼠中是刺激骨盆核而產(chǎn)生瀉下
。但無論那種說法
,通過神經(jīng)叢而使腸運動亢進這一點是一致的。B.大黃瀉下作用與腸道水份和電解質(zhì)移行的關(guān)系 應用Gordon-Chadwick(1979)體內(nèi)環(huán)封法研究了大黃懸液對動物腸道內(nèi)水份和電解質(zhì)的移行速度
。實驗動物ig含10%炭末的4%大黃水懸液0.5ml(0.5/kg體重)
,對照動物ig含炭末的水溶液,全部動物于ig后30分鐘解剖
,測量每只動物消化道中炭末所推進的距離
。20只小鼠經(jīng)大黃懸液ig后,腸道內(nèi)容物增均推進率為83.2±6.1%,對照動物20只
,其平均推進率為67.1±12.2%
,兩者有十分明顯區(qū)別(P<0.001)。表明大黃能明顯加強小鼠消化道的推進性運動
。對腸道內(nèi)容物排出時間的影響實驗
,采用大黃水懸液(0.5g/kg)ig后,22只小鼠腸道內(nèi)容物增均排出時間為139±61min
,而對照組5小時還未見排出,兩組有十分顯著差別(P<0.001)
。同時觀察到
,給藥動物均有水樣糞便,而對照動物的糞便則較干結(jié)
。表明大黃能促進胃腸道的推進速度
,產(chǎn)生明顯的瀉下效應。對腸道水份和電解質(zhì)(Na+
、K+)移動速度的影響表明
,在盲腸中灌以2%大黃懸液的大鼠,其水份和Na+的凈分泌增均值分別為-21.7±12.9ul/(分鐘·g)和-7.9±0.8ug當量/(分鐘·g)
;與對照組的3.6±1.9ul/(min·g)和3.3±0.8ug當量/(分鐘·g)比較
。P<0.001。而鉀離子的凈吸收增均值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表明大黃水溶液(2%)對腸道內(nèi)水份和鈉離子的吸收
,即促進水份和鈉離子向腸道內(nèi)迅速移進。實驗結(jié)果初步證實
,大黃的瀉下作用與大腸內(nèi)水份和鈉離子分泌直接有關(guān)
;大黃水液(2%)能明顯增強水份和Na+向腸道內(nèi)移行的速度,大黃瀉下作用是由腸道粘膜向腸管內(nèi)分泌水份所致
。5.1.6大黃致瀉作用的近似晝夜節(jié)律 健康或病理模型的小鼠對大黃致瀉作用反應都有明顯的近似晝夜節(jié)律
。都是晚間給藥致瀉作用強于日間給藥。日間給藥致瀉ED50較之晚間給藥致瀉ED50可高達4.89倍(健康鼠)乃至9.69倍(甲亢鼠)
。不同病理模型與健康鼠比較也有不同
,一般對給于甲狀腺粉機能處于興奮狀態(tài)的小鼠這一節(jié)律趨于明顯,變動幅度高于健康鼠
,對大黃劑量變化的反應較不敏感
;由于投與他巴體使小鼠處于衰弱萎頓狀態(tài)的小鼠這一節(jié)律則趨于不明顯,變動幅度低于健康鼠
,對大黃劑量變化的反應則較敏感
。5.2大黃對胃腸道的影響5.2.1對動物實驗性胃潰瘍的影響 Wistar大鼠,采用傳統(tǒng)的拘束水浸法略加修改造成動物模型。樣品用青海產(chǎn)大黃(R.Palmatum或R.Palmatumvar.Tanguticum)
。制成生大黃片
、酒燉大黃和大黃炭,并分別粉碎
,過60目篩
,用蒸餾水配成0.15g/ml懸液。陽性對照用甲氰咪胍
。實驗觀察大黃對應激性胃潰瘍的影響(分治療性給藥和預防性給藥2種)和大黃對幽門結(jié)扎法胃潰瘍的影響
。實驗表明:生大黃、酒燉大黃及大黃炭
,在抗體遭受拘束水浸應激性刺激后1-6.5小時給藥
,雖不能減少出血灶的發(fā)生,但均明顯地減輕了胃出血程度
,顯示這3種試劑對粘膜糜爛性胃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改變用藥方式,于應激實驗前3日預防給藥
,則3種試劑均兼有止血與減少出血灶發(fā)生的藥效
,與甲氰咪胍的影響相仿,提示大黃除止血作用外
,若提前應用
,對胃粘膜在應激性刺激下發(fā)生的病損可預防作用。一些研究指出:應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病機制甚為復雜
,它可能涉及中樞
、特別是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垂體一腎上腺皮質(zhì)軸的機能。實驗所用的陽性對照藥甲氰咪胍系組胺H2受體拮抗劑
,能通過阻斷組胺的促泌作用
,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鑒于提前服用大黃懸液對大鼠應激性胃潰瘍的影響與甲氰咪胍相似
,是否意味著可能存在相仿的作用機制
。從幽門結(jié)扎誘發(fā)胃潰瘍模型的胃液分析證實:生大黃確有對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而酒燉大黃對胃酸分泌與胃酶活性均無影響
,但在應激實驗中卻與生大黃具有同樣的預防效應。這是否進一步提示:大黃對實驗性胃潰瘍的預防作用機理還可能涉及到其他不同的發(fā)病環(huán)節(jié)
,如對中樞
、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微循環(huán)等
。經(jīng)對中樞方面的影響作了初步觀察
,發(fā)現(xiàn)大黃對拘束水浸應激8小時的大鼠的低位腦干與間腦部位的5-羥色胺與5-羥哚吲乙酸有激活作用
。考慮到大黃還具有解熱
、鎮(zhèn)痛
、降壓等功能,因此對大黃可能具有的中樞效應不可忽視
。5.2.2對實驗性胃潰瘍病理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 用Wistam系雄大鼠
,制成胃潰瘍模型,生大黃(R.Palmatum)制成粉劑用蒸餾水配成15%水劑.結(jié)果生大黃粉對應激刺激致大鼠胃潰瘍的防治實驗中給藥組與對照組胃粘膜破壞率(%)分別為0.50±0.27和2.90±1.17(P<0.05)
。在鏡下觀察到的病灶為黃褐色
,病變性質(zhì)屬于出血壞死,給藥組的動物胃病灶病變范圍均局限在胃粘膜淺表層
,常常形成蘑菇狀突出于粘膜面外
,在粘膜內(nèi)部分很少;對照組的動物胃粘膜出血壞死灶數(shù)最多
、長度長
,且有的深達粘膜2/3以上
,其病灶下面及周圍表現(xiàn)為出血性災癥
。幽門結(jié)扎所致胃潰瘍。從大體標本所見
,潰灶均在前胃
,對照組較給藥組的病灶多,大且深
。在鏡個可見對照組的胃病灶多數(shù)穿透了胃壁全層
。給藥組大鼠胃潰瘍灶未穿粘膜肌層,蘇木精一伊紅染色病灶著色為橙色
,Perls氏普魯士蘭染為蘭綠色
,進一步證實為出血壞死。病灶周圍為破碎的壞死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
,上皮下疏松結(jié)締組織層高度水腫
,大量炎細胞浸潤,對照組的尤為嚴重
。5.2.3對應激性胃潰瘍大鼠血漿內(nèi)cAMP和cGMP的影響 以血漿cAMP和cGMP為指標
,通過動物實驗觀察生大黃和酒燉大黃(均為R.Palmaat)對應激性胃潰瘍大鼠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
,1
、大鼠由應激造成胃潰瘍時,血漿cAMP和cGMP均降低
,而cGMP下降更為明顯
,cAMP/cGMP的比值上升
,說明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2
、無論生大黃或酒燉大黃對正常大鼠血漿cAMP和cGMP及cAMP
、cGMP比值,均無任何影響
。3
、生大黃對應激大鼠血漿cAMP和cGMP及其比值無影響;而酒燉大黃能使應激大鼠的cAMP下降
,cGMP上升
,顯著降低cAMP/cGMP的比值,使之接近正常
。提示酒燉大黃對應激引起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一定的調(diào)整作用
。5.2.4對實驗性胃潰瘍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 用生大黃和酒燉大黃(R.Pal-matnm或R.Palmatumvar.Tanguticum)粉碎后過60目篩,分別用蒸餾水配成0.15g/ml懸液
。用Wistar遠交系雄大鼠
;體重180g左右,采用傳統(tǒng)的拘束水浸應激處理以產(chǎn)生胃潰瘍
。動物隨機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
、應激對照組、應激生大黃組
、應激酒燉大黃組
。正常對照不經(jīng)水浸應激,后3組均經(jīng)水浸應激處理
,每組動物均為10只
。應激酒燉大黃組和應激生大黃組分別用酒燉大黃粉和生大黃粉的蒸餾水懸液ig,水浸應激前先給藥3日
,每天2次
,劑量為0.15g干粉/100g體重(每)。動物水浸后1
、4
、6.5小時又分別ig給藥1次,劑量為0.0175g干粉/100g體重(每次)
。正常對照組和應激對照組ig蒸餾水
。腦組織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測定用熒光分光光度計分別以不同波長的激發(fā)光和發(fā)射光測定它們的熒光強度,按相應的內(nèi)標準計算含量
。實驗結(jié)果:水浸應激對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影響應激對照組端腦內(nèi)5-HIAA含量為440±22ng/g
,比正常對照組的336±17ng/g有明顯升高(P<0.05);而應激對照組低位腦干和間腦內(nèi)的NE含量分別為451±39ng/g和660±56ng/g
,比正常對照組的556±45ng/g和919±59ng/g均有顯著下降(P值分別<0.05和<0.001)
;應激對照組端腦內(nèi)DA含量為901±75ng/g
,比正常對照組的776±57ng/g明顯升高(P<0.05)。除此之外
,應激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動物比較
,其它腦區(qū)內(nèi)的5-HT、5-HIAA
、NE和DA水平均未見明顯差異
。生大黃對應激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影響應激生大黃組動物低位腦干內(nèi)5-HT水平為820±21ng/g,而應激對照組動物為737±23ng/g
,兩者相差顯著(P<0.05)
;應激生大黃組動物間腦內(nèi)5-HI-AA含量為1046±37ng/g,顯著高于應激對照的914±42ng/g(P<0.05)
。此外
,應激生大黃組與應激對照組比較,其它腦區(qū)內(nèi)5-HT
、5-HIAA
、NE和DA含量未發(fā)現(xiàn)有顯變化。酒燉大黃對水浸應激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應激酒燉大黃組動物間腦內(nèi)NE含量為530±51ng/g
,明顯低于應激對照組動物的660±56ng/g
。除此之外,其它所觀察的腦區(qū)內(nèi)5-HT
、5-HIAA
、NE和DA均有明顯的變化
。生大黃和酒燉大黃對正常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影響測定了正常對照組
、正常生大黃組和正常酒燉大黃組動物低位腦干、間腦和端腦內(nèi)5-HT
、5-HIAA
、NE和DA的含量,并將正常生大黃組和正常酒燉大黃組的含量分別與正常對照組進行比較
,沒有發(fā)現(xiàn)生大黃和酒燉大黃對正常大鼠腦內(nèi)上述4種物質(zhì)的含量有明顯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單純拘束水浸應激大鼠端腦內(nèi)5-HIAA含量顯著升高
,低位干和間胃腦內(nèi)NE含量明顯下降
,端腦內(nèi)DA含量也明顯升高,說明大鼠拘束水浸應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生與了內(nèi)NE
、DA以及5-HT的代謝可能有密切關(guān)系:ig生大黃的應激大鼠低位腦干內(nèi)5-HT和間腦內(nèi)5-HIAA的水平明顯高于單純水浸應激大鼠
,而ig服酒燉大黃匠應激動物間腦內(nèi)NE含量比單純水浸應激動物明顯下降。提示低位腦干和間腦內(nèi)5-羥色胺能系統(tǒng)可能參與生大黃抑制大鼠拘束水浸應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生
,而酒燉大黃抑制大鼠
,胃潰瘍的發(fā)生可能與間腦內(nèi)去甲腎
。上腺素能系統(tǒng)月關(guān)。同時也說明生大黃與酒燉大黃對大鼠水浸應激性潰瘍的抑制作用的機理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
,通過腦內(nèi)5-HT或NE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減少了胃酸的過量分泌
,可能是生大黃或酒燉大黃抑制大鼠的水浸應激性胃潰瘍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生大黃與酒燉大黃對水浸應激性胃潰瘍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影響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對它們的藥物成分影響不同的緣故
。江文君也報道
,生大黃對幽門結(jié)扎誘發(fā)胃潰瘍能明顯使病損減輕,并使胃液分泌量減少
,明顯降低胃液游高酸濃度及胃蛋白酶活性
,而相同劑量的酒燉大黃則沒有明顯的影響,也說明生大黃與酒燉大黃藥理作用的差異
。5.3胃內(nèi)吸收動物禁食后
,以30%烏拉坦麻醉,大白鼠皮下點滴輸入生理鹽水
,家兔耳緣靜脈點滴生理水
。結(jié)扎幽料管經(jīng)近賁門處剪口插入胃內(nèi),由此管向胃內(nèi)注入大黃煎液(鼠:20%
,2ml/12000g
;兔:5O%,50ml/只)膀胱插管導尿
。每隔5min接1次尿
,記錄流出尿量及氨水堿化后尿色變紅匠時間。同時另以未結(jié)扎動物
,ig給同等量水為空白對照
;ig給同等量大黃煎液為藥物對照。結(jié)果:實驗組11只大鼠和13只家兔尿中均檢出蒽醌反應
,藥物對照鼠
,尿液在給藥20分鐘時遇堿液變紅,實驗組鼠自給藥至尿中顯蒽醌反應最早5
、10分鐘
,平均62.4±70.32min(標準差,后同)
;家兔藥物對照組最早20-22min
,平均27.5±10.6min,實驗組最早20-25min
,平均37
,6±24·71min
。顯蒽醌應,兩者比較(t=1.0360
,P>0.10)差異不顯著
。進一步義觀察了家兔尿液中蒽醌含量和組分,分4種處理
,ig給水
;ig給50%大黃煎液;結(jié)扎胃上
、下口
,直接向胃內(nèi)注入50%大黃煎液;結(jié)扎胃上
、下口
、十二指腸遠端,直接向胃內(nèi)注入50%大黃煎液
。給水或給藥后30分鐘至60分鐘間
,接取尿液,記錄尿量
,經(jīng)處理后以HPLC法測色尿中等薈大黃素
、大黃酸、大黃素
、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等的含量
。結(jié)果給藥30分鐘后的30分鐘-60分鐘內(nèi)上消化道吸收的蒽醌類成分量和組分與化道其它部位吸收的大致相同。5.4食道內(nèi)吸收觀察7只大鼠
,自給藥計算
,至尿液以氨水堿化后變紅的時間。結(jié)果所觀察的7只大鼠
,自給藥計算
,至尿液顯蒽醌反應
,最早的自導尿管中收集的第一次尿時開始
,平均58.6±44·79分鐘,家兔1只
,尿液于42.44分鐘起
,呈蒽醌反應。實驗證明
,大黃煎液在上消化道內(nèi)不僅開始吸收
,而且數(shù)量很高,po后有可能在較矩時間內(nèi)發(fā)揮藥效
。5.5大黃抑制胃排空的作用以生大黃或熟大黃(酒燉的)水浸煎劑1.5g大黃/1ml/100g體重及20粒琥珀色樹脂小球同時胃飼大鼠
。所采用的飲片系由西寧大黃(RheumpalmatumL.和R.Palmatumvar.TanguticumMaxim.)炮制而成
。喂藥后2小時處死動物。統(tǒng)計滯留在胃內(nèi)的球數(shù)
。生大黃組?為18.33±0.88粒(n=6)
;熟大黃組(P)為15·00±0.94粒(n=6);對照組?為6.33±0.67粒(n=6)
。R與C相比P
;P與C相比p<0.001;R與P相比P<0.001
。換言之
,胃排空受抑制的程度是R>P>C。又在另一同類的實驗以生大黃水浸煎劑0.5g大黃/1ml/100g體重和沒食子酸溶液分別飼動物
。至2小時后處死動物
。統(tǒng)計胃內(nèi)的球數(shù):C為2.14±1.35粒(n=7);R為14.83±3.4粒(n=6)
;G(沒食子酸組)為8.83±4.88粒(n=6)
。G與C相比P<0.01,R與C相比P<0.001
,R與G相比P<0.05
,結(jié)果表明:不論生大黃還是熟大黃都有抑制胃排空(胃氣不降)的作用。生大黃比熟大黃的抑制冒排空作用更強
。沒食子酸(據(jù)報告大黃原生藥中含沒食子酸結(jié)晶為2.34mg/g
,大黃是大黃抑制胃排空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5.6大黃對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影響體外實驗測定大黃對人工胃液消化蛋白質(zhì)的影響及與劑量的關(guān)系
。結(jié)果表明大黃具有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
,表現(xiàn)為用藥組蛋白消化量減少,且其減少的程度與劑量相關(guān)
,但對胃液的pH影響
,這一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治潰瘍病及其并發(fā)出血之癥。5.7大黃對腸管活動的影響生大黃對大鼠離體腸管電活動和收縮活動的影響生藥為西寧產(chǎn)掌葉大黃
,加工成20%的大黃溫浸劑(24小時60℃溫浸劑)
,實驗用0.068g/10g體重劑量觀察20只大鼠,以排出不成形狀大便為瀉下指標
。觀察瀉下作用部位
,不同劑量的大黃對結(jié)腸電活動的影響等。大黃的瀉下作用部位主要在結(jié)腸
;大鼠離體腸電同其他動物一樣
,也是由慢波和快波組成,不同的是大鼠離體腸電頻率較在體的低。在大黃對結(jié)腸的興奮作用出現(xiàn)后
,用溫熱的臺氏液沖洗結(jié)腸標本后
,在臺氏液中加入1×10(-7)的阿托品1ml,然后再加入大黃
。結(jié)果阿托品可阻斷大黃的興奮效應
。大黃揮發(fā)油對動物離體腸管的作用按水蒸氣餾法提取的揮發(fā)油,加入5倍量阿拉伯膠研磨均勻
,以適量蒸餾水配制成1%(100ml含1g大黃揮發(fā)油)的大黃揮發(fā)油乳劑
。動物用家兔(2-2.5kg)、豚鼠(250-350)
、小鼠(20±2g)
。觀察對離體腸管平滑肌的影響和對小鼠小腸蠕動功能的影響。結(jié)果:對離體家兔十二指腸及回腸正常收縮
,一般在加入藥液2-4分鐘內(nèi)即達最大抑制率
,表明大黃揮發(fā)油對離體腸收縮幅度的影響明顯具依賴性,但對其張力和頻率的影響并不顯著
。對乙酰膽堿(Ach)
、氯化鋇、磷酸組胺(Hist)引起的離體腸痙攣性收縮均有明顯對抗作用
,且與濃度呈正相關(guān)
。0.2mg/ml可使BaCl2、Hist性痙攣收縮的抑制率達90%以上
。對Ach
、BaCl2、磷酸組胺引起的回腸痙攣性收縮
,0.2mg/ml大黃揮發(fā)油能完全阻斷BaCl2的致痙作用
,但對Ach及Hist的阻斷僅在70%左右(-75)。對小鼠小腸蠕動功能的實驗
,結(jié)果給藥組與對照相比
,給藥組小腸推進率明降低,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5.8對肝
、膽的作用5.8.1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大黃對實驗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預先ig大黃6日的家兔im四氯化碳后
,不能阻止SGPT的升高
,但肝臟壞死程度比對照組輕且動物無死亡發(fā)生(對照組死亡30%左右)。有用四氯化碳引起小鼠肝損傷
,SGPT高達616.0u/100ml,正常對照組僅為289
,經(jīng)大黃治療后
,SGPT降至325.3u/100ml
,肝細胞壞死程度、變性均比純四氯化碳組輕
。亦有報道用D-乙硫氨酸引起大鼠肝纖維化
,用組織化學和超微結(jié)構(gòu)的變化來觀察大黃的治療作用,發(fā)現(xiàn)大黃能顯著遞轉(zhuǎn)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組織中出現(xiàn)的脂滴及纖維化
,微粒體腫脹
,嵴明顯下降,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破壞
,核糖體顯著脫落
。也可恢復四氯化碳引起的MAO及琥珀酸脫氫酶的減弱。表明大黃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確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 有用家兔進行中毒性肝炎實驗
,用20%生大黃煎劑1ml/kg藥,結(jié)果生大黃組家兔死亡數(shù)及肝臟顯著壞死死的動物只數(shù)均較對照組少
。5.8.2大黃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作用機理大黃用乙醇加熱回流提取
,用明膠除鞣質(zhì),加0.5%吐溫-80
,調(diào)pH至7.0
,加蒸餾水使每1ml相當生藥0.5g。觀察藥物對大白鼠(四氯化碳中毒)血清谷丙轉(zhuǎn)酶活力的影響
。結(jié)果于實驗結(jié)束后測走谷丙轉(zhuǎn)氨酶活力(X±SD)
。正常照組為289.5±139.7;肝臟損傷對照組為616.0±166.4
;大黃治療組(iv1ml/100g體重
,7日)為325.3±143.4。顯示有降酶作用
,與肝臟損傷組比較有極明顯差異(P<0.001)
,但與對照組比較P<0.05。病理觀察表明大黃治療組與肝臟損傷組比較
,肝細胞變性
、壞死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5.8.3大黃在體外對乙型肝炎抗原的抑制作用 用20%大黃水煎劑
,按1:1比例與不同稀釋度的HBAg
;抗HBAg抗體;AFP
;抗AFP抗體
;正常人血清;兔抗和人抗體等6種血清分別作用后。結(jié)果大黃對HBAg具有選擇性的仰制作用
。對兔抗和人抗體尚有一定的抑制
。大黃去鞣質(zhì)后作用消失。單獨用鞣酸作用1%水溶液
,對HBAg亦有抑制作用
,其專一性與大黃基本一致。大黃中的游離大黃蒽醌粗提物
,大黃素均無抑制作用
。20%以上濃度的大黃水煎劑酒沉液,對HBAg有明顯抑制作用
。但經(jīng)明膠除鞣質(zhì)后
,抑制力大為降低;而用蛋清處理后
,抑制作用完全消失
。5.8.4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小鼠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的影響 小鼠連續(xù)7日分別ip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42
,47
,44mg/kg后,使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含量分別比對照組下降41.7
,51.9
,66.3%,使戊巴比妥鈉誘導的小鼠睡眠時間分別比對照組延長18·7
,81.8
,64.3%。大黃素
、大黃酸
、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結(jié)合于氧化態(tài)細胞色素P-450的差示光譜均為Ⅱ型光譜
。這些結(jié)果表明:大黃蒽醌衍生物對細胞色素P-450具還原作用
,影響肝臟藥物氧化代謝功能。5.8.5利膽作用大黃(R.Officnale)用水提酒沉法制成200%的注射液
,觀察對貓和狗的膽汁流量和膽囊活動以及對離豚鼠膽囊活動的影響
。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能明顯促進肝膽汁的排出
,iv給予大黃注射液后
,無論狗或貓均能在5-15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增加,8-10分鐘最明顯
,30分鐘后才逐漸恢復到用藥前水平
。這種作用不為阿托品對抗
,如將動物預先結(jié)扎肝膽管,同樣給以大黃注射液
,則膽汁流量并無明顯增加
,離體和在體膽囊實驗表明
,大黃注射液對膽囊活動無明顯影響
。表明大黃的利膽作用主要來源于肝膽汁分泌的增加。有報道
,大黃促進狗的膽汁分泌
,并使膽紅素和膽汁酸含量增加。大黃(R·palmatum
;R.Palmatumvar.Tanguticum)制成的50%大黃制劑2種(一種為水醇浸提制劑
,另一種水煎劑)和大黃的5種提取物(其中大黃3因方法稍異而又分3a、3b兩種)臨用前均按0·5g/ml生藥的劑量蒸餾水配制
。結(jié)果大黃煎劑組(1ml組)在給藥后30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增加
,具顯著意義(P<0.05)。3個實驗組在給藥后30或60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增加值均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01)
。大黃的5種提取物其利膽效應進行組間差異比較檢驗
,僅大黃1在給藥后30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值顯著大于其他組(P<0.05)。5.8.6對實驗性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動物的影響實驗性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模型的制備:取體重250-300g的健康SD大鼠38只
,雌雄各半
,隨機分為3組:大黃組、生理鹽水組及正常組
。用大腸桿菌懸液逆行注入膽管
,并分別對3組動物測手術(shù)前及術(shù)后3日肝膽功能與血清內(nèi)毒素含量進行隨機對比,實驗結(jié)果表明
,大黃具有降低實驗動物血漿內(nèi)毒素含量的作用
,從而為中藥抗內(nèi)毒素血癥的研究以及臨床大黃治療的藥效分析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同時研究表明動物發(fā)牛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時膽汁流量迅速減少
,膽汁中膽固醇
、膽汁酸及-HCO3含量全面降低,而血清GPT
、AKP與內(nèi)毒素含量顯著升高
,提示動物的肝臟的分泌、合成以及解毒屏障等機能均處于抑制狀態(tài)或發(fā)生了障礙
;由于大黃組動物的膽流量
、膽汁中-HCO3含量在術(shù)后3日己接近或甚至超過正常,從而提示大黃對造型動物肝膽系統(tǒng)非膽汁酸依存性膽汁分泌功能具有促恢復的作用
。5.8.7對胰臟及各種消化酶的影響a.大黃對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生大黃煎劑用大黃飲片加水煮沸1-2分鐘
。過濾
,備用,以及大黃沖劑
、大黃糖漿
、精制大黃片。動物模型有D-乙基硫氨酸引起的大鼠胰腺炎模型
;用牛膽酸鈉經(jīng)導管注射造成急性胰腺炎模型
;糜蛋白酶誘發(fā)的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和用家犬制成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模型。4種大黃制劑對輕
、中度胰腺炎的有效率相似
,但對重度胰腺炎則大黃糖漿的療效最差。從大黃中分離出10個有效單體(糖蛋白Ⅰ
、糖蛋白Ⅱ
、d-兒茶素、沒食子酸
、低聚糖
、大黃素、蘆薈大黃素
、大黃酸
、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對與急性胰腺炎發(fā)病直接有關(guān)的5種胰酶(胰蛋白酶
、胰彈性蛋白酶
、胰磨蛋白酶、胰激肽釋放酶
、胰脂肪酶)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用膽汁酸鹽胰蛋白酶混合液胰腺導管內(nèi)注射復制出兩種大鼠實驗性急性胰腺炎動物模型。用去鞣大黃提取液和大黃游離總蒽醌液以體內(nèi)給藥方式給予動物進行治療
。結(jié)果表明:兩種藥物制劑對急性胰腺炎動物的死亡率無明顯影響
,但去鞣大黃提取液能顯著延長動物存活時間;延緩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血漿淀粉酶和脂肪酶的上升
;加速胰脂肪酶在正常大鼠循環(huán)血中活性的清除以及抑制淀粉酶從腹腔至血液的轉(zhuǎn)運
。單味大黃對糜蛋白酶誘發(fā)的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大鼠和用酒精誘發(fā)的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大鼠均有防止發(fā)生和進展的作用,盡管胰腺可出現(xiàn)輕度的水腫
。B.大黃的利胰效應生大黃(R.Palmatum
,R.Palmatumvar.Tanguticum)制成50%大黃制劑(水醇浸提制劑),50%大黃煎劑(水煎劑)和大黃的5種提取物
,分別編為大黃1-5
,其中黃3又以方法稍異而又分為3a、3b兩種
。臨用前按0.5%g/ml生藥的劑量用蒸餾水配制
。各種制劑均按1ml/100g大鼠體重作十二指腸內(nèi)灌注
。大黃制劑對胰液淀粉酶的影響。C.大黃對消化酶的影響:蒽醌衍生物對胰腺4種酶的抑制作用大黃素對胰激釋放酶
、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IC50分別為31.5ug/ml,40.5ug/ml和46.5ug/ml
。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煙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對大黃素抑制胰蛋白有拮抗作用
。動力學研究表明,大黃素對胰蛋白酶的酶的抑制是非競爭性的
,Ki值為1.45x10-4mol/L
。蘆薈黃素對胰激肽釋和胰彈性蛋白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IC50分別為38.5ug/ml和67.0ug/ml
。大黃酸對胰激肽釋放酶的抑制作用很強,IC50為26.5ug/ml
。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對上述4種的抑制作用均不明顯
。生大黃對4種消化酶活性的影響生大黃煎液在試管內(nèi)及模擬胃腸道的條件下,對胰蛋白酶
、胰脂肪酶
、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對胃蛋白酶活性未見明顯影響
。炮制大黃對4種消化酶活性的影響:在試管內(nèi)及近似胃腸道的生理條件下清寧片(Ⅰ)
、醋炒大黃(Ⅱ)、酒燉大黃(Ⅲ)
、酒炒大黃(Ⅳ)和大黃炭(Ⅴ)對胃蛋白酶的活性沒有明顯影響
;Ⅴ對胰蛋白酶(T)、胰淀粉酶(A)的活性沒有明顯影響
;Ⅲ對T的活性有較弱抑制能力
,對A的活性沒有明顯影響;Ⅲ和V對胰脂肪酶(L)的活性抑制能力最強
。Ⅱ?qū)的活性抑制能力最強
。Ⅳ和Ⅰ對A的活性抑制能力最強。當存在血清時
,Ⅳ對L的活性抑制能力不明顯
;Ⅱ有較弱抑制能力。不同炮制品對大黃的牛物活性各具特征
,見表89-91
。一般來說,其差別不是簡單的平行變化
,炮制對于改變大黃的某些藥性是有意義的
。臨床應用大黃可考慮大黃不同炮制品的藥性特性
。大黃不同提取物對胰蛋白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表明大黃所含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成分極易溶于水及稀醇,不溶于或難溶于95%乙醇
。大黃水液
、稀醇液有明顯的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去掉鞣質(zhì)后其抑制胰蛋白酶活性不減弱
。而大黃提取的總蒽醌甙未顯示明顯的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6.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大黃(R.palmatum)以稀硫酸浸泡水解,氯仿回流提取
,并對其酸水液再以氯仿萃取
,然后用吐溫80增溶配成混懸液,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至pH8
,實驗用19-26g小鼠
,進行祛痰實驗和呼吸道排泄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大黃總蒽醌甙元20g/kg(按生藥折算)即可使小鼠酚紅排泌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
,且隨劑量加大而增多
,表明大黃對小鼠有祛痰作用。阿托品可完全拮抗上述作用
,可見大黃增加酚紅排泌量的作用是由于M-膽堿受體被激動后促進了氣管
、支氣管腺體分泌引起,并非由血管漏出所致
。剪斷頸兩側(cè)迷走神經(jīng)后
,大黃雖仍能增加酚紅排泌量,但較完整動物明顯減弱
,提示除吸收后分布于呼吸道而發(fā)揮直接作用外
,還能提高迷走神經(jīng)的張力,從而促進氣管
、支氣管腺體的分泌
。大黃蒽醌衍生物可排泄至呼吸道中,排泄高峰為灌胃給藥后2小時
。由于滲透壓作用攜帶水分而稀釋痰液
,亦是其祛痰作用機理之一。初步認為大黃的祛痰有效成分是蒽醌甙元
。7.對免疫功能的影響7.1對免疫的抑制作用7.1.1大鼠每日每只ig大黃6-9g
,4-10日后,胸腺
、脾
、腸系膜、淋巴結(jié)等免疫系統(tǒng)普遍變小、減輕
,表現(xiàn)為免疫功能減退
。7.1.2大黃煎劑或混懸劑po給藥8日
,可使小鼠、金黃地鼠和大鼠的胸腺顯著萎縮
。7.1.3用生大黃
、醋炒小黃
、酒炒大黃
、酒燉大黃和大黃炭的醚提物
,ip給藥,相當每1kg體重8g原生藥
,每日1次
,連續(xù)7日,小鼠胸腺重量都有不同程度減輕
,與生理鹽水組對照
,除酒燉大黃和大黃炭P>0.05外,其余均有顯著差異
,與可的松給藥相近
。7.1.4大鼠po大黃濃煎液,每日每只相當生藥6g
,10日后,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顯著降低
;T淋巴細胞于服藥2日
、4日即顯著減少;顯微分克克度計定量觀察血中性白細胞減少
,認為大黃除抑制T細胞外
,對非特異性免疫細胞也有抑制作用。7.1.5腸系膜淋巴結(jié)3小時-TdR淋 轉(zhuǎn)試驗表明
,大鼠長期投服大黃
,其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素A(ConA)刺激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為淋巴母細胞的作用,都明顯受到抑制
;脾臟3小時-TdR淋轉(zhuǎn)試驗
,PHA反應略低下,但差異不明顯
;ConA反應則明顯抑制
,表明大黃能引起T細胞功能抑制。7.1.6小鼠長期投服大黃
,其溶血空斑試驗(PFC)與玫瑰花瓣試驗(RFC)都顯示免疫機能抑制.7.1.7體外實驗去鞣質(zhì)的大黃煎劑對人血清抗原抗體反應有一定程度的阻斷作用
,對IgMA、IgMG
、IgGD的特異抗原體血凝反應都有阻斷作用
,以酒燉大黃作用最強
,其次為生大黃、醋炒大黃
、酒炒大黃
、大黃炭最弱;以小鼠抗綿羊紅細胞抗體效價為指標
,顯示生大黃
、酒燉大黃都不影響抗體的形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姶簏S對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都有抑制或阻斷作用,但似乎并不抑制抗體形成
;較長期用藥可引起胸腺
、脾、淋巴結(jié)等免疫器官的萎縮
,這顯示大黃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多層次
。7.2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大黃蒽醌衍生物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70mg/(kg·7日)對正常小鼠免疫系統(tǒng)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如減輕免疫器宮的重量
,減少抗體的產(chǎn)生,抑制碳粒廓清功能和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
,降低白細胞數(shù)
,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BC)所致的遲發(fā)型超敏感反應
,大黃酸和大黃素濃度為100ug/ml時對體外[3小時]-TdR和[3小時]-Urd參入淋巴結(jié)胞也有明顯抑作用
。7.3大黃多糖對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從波葉大黃多糖(Rneumhotaoensepolysaccharide,下簡稱RHP)
,igRHP100和200mg/kg能明顯增加小鼠脾臟和胸重量
,與對照組相比,脾指數(shù)分別增加30%和38%
,200mg/kg的劑量使胸腺指數(shù)增加25%
;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數(shù)分別比對照組增加38%和61%
。200mg/kg的劑量可使吞噬指數(shù)增加155%
;能促進小鼠碳粒廓清速率,K值分別比對照組增加48%和21.7%
;能促進S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
,HC50分別比對照組增加11%和57%;能促進小鼠抗體形成細胞的生成QHS分別比對照組增加63%和126%。RHP還可明顯促進受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DNA的合成
,最適濃度為20ug/ml
,刺激指數(shù)為1.61;對ConA活化的脾淋巴細胞蛋白質(zhì)合成也有明顯促進作用
,刺激指數(shù)為1.56
;對ConA誘導的淋巴細胞IL-2產(chǎn)生明顯增強作用。RHP對多種外界因素對機體的損害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IgRHP150和300mg/kg
,可明顯抑制S180移植性腫瘤的生長,抑瘤率分別為40%和48%
;igRHP100和200mg/kg對60Co-r射線輻射損傷有保護作用
。與對照組相比,小鼠死亡率分別降低30%和35%
,平均壽命增加2日和3日
;對環(huán)磷酰胺所致白細胞減少和骨髓微核率增加具有對抗作用。IgRHP100mg和200mg/kg對白細胞下降的對抗率分別為32.6%和51.3
,對骨髓微核率增加的對抗率為15.7%和31.6%
;ipRHP100和200mg/kg可明顯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小鼠足腫脹。與對照組相比
,抑制率均提高80%
,表明RHP具有抗炎癥作用;RHP對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SGPT分別較對照組降低30.39%和32.03%
;RHP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給藥后7小時藥物作用最明顯
。與對照組相比,血糖分別降低58%和53%
,表明RHP具有降血糖作用
。8.對內(nèi)分泌功能的影響8.1大黃的性激素樣作用8.1.1大黃可使去勢雌大鼠迅速恢復性周期,臨床試用
,有卵泡激素樣功效
。8.1.2以食用大黃素每1kg體重10-100mg給未成熟小鼠注射,其子宮重量的增加并不明顯
,食用大黃
、掌葉大黃的水提物均未見雌激素樣作用。8.1.3雄大鼠每只每日ig6-9g
,4-10日
,睪丸重量顯著比對照組增大。8.1.4大鼠每只每1kg體重7.5g大黃,ig給藥
,每天1次
,14日后,雌鼠性成熟明顯延緩
,子宮
、卵巢重量明顯小于對照組。8.1.5小鼠每日每只經(jīng)口給大黃煎劑相當生藥0.5g
;金黃地鼠每日每100g體重0.7-1.25g
;大鼠每只每次0.45-0·75g,每日2次
,共8日
,小鼠及金黃地鼠的曲精細管內(nèi)精子發(fā)生層有斷落、不整現(xiàn)象
;金黃地鼠及大鼠性器官皆有萎縮
;處女大鼠卵巢萎縮,陰道口延期甚至長期不能洞開
。8.2對實驗動物糖尿病的治療作用用小劑量鏈脲霉素(25-30mg/kg)及高熱量飼料制成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應用大黃進行治療,結(jié)果可解除胰島素抗性
,使紅細胞胰島素受體最大結(jié)合力升高
,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使血清甘油三酯
、總膽固醇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載脂蛋白B及肝臟過氧化脂質(zhì)等水平顯著下降
;并使HDL-Ch/TCH比值升高。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
。表明大黃具有消除Ⅱ型糖尿病胰島素抗性
,改善糖、脂代謝的作用
,是治療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癥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較好理想的藥物。9.對病原微生物的影響9.1抗菌作用9.1.1大黃水煎液的抑菌作用唐古特大黃飲片60g加300ml水浸泡30分鐘
,文火煎沸后10分鐘
,濾出液體100ml,制成60/100ml大黃水煎劑(甲劑)
。取甲劑3000轉(zhuǎn)/分鐘
,離心10分鐘,取其上清液制成乙劑。先將300ml水煮沸
,再下生大黃飲片60g
,文火煎15分鐘,取下
,濾出液體100ml
,制成60g/100ml濃度(丙劑)。標準菌株有A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1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長生草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
、羊咪青、青心草
、臭大青
、鴨公青、淡婆婆
、大葉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性味 : 甘
、苦
,涼。功能主治 : 清頭熱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