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ī Yánɡ Cài Gān
出處 : 《生草藥手冊》
來源 : 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的全草。冬、春收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水田或終年有水的淺溝、澤地。廣東、上海等地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豆瓣菜,又名:水芥菜、水蔊菜、水田芥。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厘米。莖匍匐且漂浮,節(jié)節(jié)生根,多分枝。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1~4對,矩圓形或近圓形,頂端1枚較大,波狀淺裂。花小,白色,具柄,為延長的總狀花序;萼片4,短,擴展,基部平坦;花瓣4,成十字形排列,長于花萼。長角果具柄,長8~25毫米,圓柱形,扁平,有短喙。種子多數(shù),卵形,褐紅色?;ㄆ?~5月。
藥理作用 : 富于維生素A,C,D,故有營養(yǎng)價值。種子還含芥子油,有強烈刺激性。其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腸桿菌之生長,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則無作用。全草據(jù)云能干擾卵子著床及妊娠,國外有吃煮熟之西洋菜以通經(jīng)、流產(chǎn)、避孕者。壓榨之汁液可對抗兔、犬的煙堿中毒,為后者之拮抗劑。
功能主治 : 《生草藥手冊》:"治肺病及肺熱燥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亦可作蔬菜食)。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Xī Yánɡ Cài Gān
別名 : 豆瓣菜、無心菜、西洋菜、水排菜、水生菜。
英文名 : Herb of Watercress
出處 : 出自《生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采收和儲藏:春冬收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黑龍江、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等地。資源分布:栽培或野生于水中、水溝邊、山澗河邊、沼澤地或水田中。
原形態(tài) : 豆瓣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cm。全珠光滑無毛。莖匍匐或浮水生,多分枝,節(jié)上生不定根。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片3-9枚,寬卵形,長圓形或近圓形,先端一片較大;長2-3cm,寬1.5-2.5cm,先端有鈍頭或微凹,近全緣或呈淺波狀,基部截平,小葉柄細而扁;側(cè)生小葉與頂生的相似,基部不對稱,葉柄基部成耳狀,略抱莖??偁罨ㄐ蝽椛?,花多數(shù);萼片4,邊緣膜質(zhì),基部略成囊狀;花瓣白色,倒卵形或?qū)挸仔?,具脈紋,長約3-4mm,先端圓,基部漸狹成細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約3.5mm,短雄蕊長約3mm;雌蕊1,子房近圓柱形,長4-4.5mm。長角果圓柱形而扁,長1.5-2cm;果梗在果軸上開展著生或向上微彎。種子每室2行,扁圓形或近橢圓形,紅褐色,表面具稀疏而大的凹陷網(wǎng)紋。花期4-5月,果期5-7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匍匐莖細長纏繞成團,節(jié)上有多數(shù)纖細的不定根,易斷。葉多皺縮,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l-4對,小葉片寬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1枚較大,長2-3cm,全緣或波狀,基部寬楔形;側(cè)生小葉基部不對稱;葉柄基部下延成耳狀,略抱莖。長角果圓柱形而扁,長0.8-2cm,寬1.5-2mm,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種子扁圓形或近橢圓形,紅褐色,有網(wǎng)狀紋理。氣微,味苦、辛。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葡萄糖豆瓣菜素(gluconasturtiin)及維生素A、13、C,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葡萄糖,蔗糖,果糖),有機酸。還含揮發(fā)性成分:苯丙睛(phenylpropioni-trile),8-甲硫基辛睛(8-methylthiooctane nitrile), 9-甲硫基壬腈(9-methylth-iononane nitrile),3-丁烯腈(3-butenenitrile),7-甲硫基庚腈(7-methylthioheptanenitrile),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種子含芥酸(erucic acid),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
藥理作用 : 1.營養(yǎng)作用:富于維生素A,C,D,故有營養(yǎng)價值。2.刺激性:種子還含芥子油,有強烈刺激性。3.抑菌作用:其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腸桿菌之生長,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則無作用。4. 通經(jīng)作用:全草據(jù)云能干擾卵子著床及妊娠,國外有吃煮熟之西洋菜以通經(jīng)、流產(chǎn)、避孕者。5.拮抗劑:壓榨之汁液可對抗兔、犬的煙堿中毒,為后者之拮抗劑。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甘;涼;淡
功能主治 : 清肺;涼血;利尿;解毒。主肺熱燥咳;壞血??;泌尿系炎癥;疔毒痛腫;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煮食。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2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西洋參
下一篇: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