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ī Xiān Cǎo
別名 : 肥豬草、肥豬菜、粘蒼子、粘糊菜、黃花仔、粘不扎
英文名 : HERBA SIEGESBECKIAE
來源 : 本品為菊科植物豨薟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薟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薟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狀 : 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長30~110cm,直徑0.3~1cm;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xì)縱紋,被灰色柔毛;節(jié)明顯,略膨大;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帶綠色,髓部寬廣,類白色,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卷曲,展平后呈卵圓形,灰綠色,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脈3出。有的可見黃色頭狀花序,總苞片匙形。氣微,味微苦。
貯藏 :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炮制 : 豨薟草:除去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段,干燥。酒豨薟草:取凈豨薟草段,照酒蒸法(附錄ⅡD)蒸透。每100kg豨薟草,用黃酒20kg。
歸經(jīng) : 歸肝、腎經(jīng)。
性味 : 辛、苦,寒。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解毒。用于風(fēng)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fēng)疹濕瘡。
用法用量 : 9~12g。
備注 : (1)用于風(fēng)濕痹痛、筋骨不利等癥,常與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濕熱作用,故痹痛偏于濕熱的病癥尤為適宜。
摘錄 : 《中國藥典》
拼音注音 : Xī Xiān Cǎo
別名 : 粘金強(qiáng)子、粘為扎、珠草、棉蒼狼
英文名 : Herba Siegesbeckiae
來源 : 為菊科植物腺梗豨薟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地上部分。夏、秋季開花前及花期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同屬植物豨薟s.orientalis L.、毛梗豨薟S.glabrescens Makino同作豨薟草用。
生境分布 : 生于林緣、林下、荒野、路邊。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達(dá)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色頭狀有柄長腺毛及白色長柔毛。葉對生,葉片質(zhì)薄,兩面被短毛,沿葉脈有白色長柔毛,中部葉闊卵形至闊卵狀三角形,長7~20cm,寬5~18cm,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齒,頂端短漸尖。頭狀花序直徑2~3cm,多數(shù),排成傘房狀;外層總苞片長1~1.5cm;舌狀花長約3.5mm。瘦果長約3.5mm?;ㄆ?~10月,果期9~12月。
化學(xué)成分 : 含豨薟四醇(pimar-8(14)-ene-6β-kauran-19-oic acid),尚含生物堿、苦味質(zhì)。
性味 : 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解毒。用于風(fēng)濕痹痛、筋骨無力 、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fēng)疹濕瘡。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2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豨薟根
下一篇: 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