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ānɡ Shí Ténɡ Guǒ
出處 : 《云南中草藥》
來源 : 為木蘭科植物披針葉五味子的果實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香石藤"條 性味 : 酸咸,溫。 功能主治 : 益精固腎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Xiānɡ Shí Ténɡ Guǒ 出處 : 出自《云南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披針葉五味子的果實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1500-2400m的雜木林間及巖坡、林緣溪溝邊 原形態(tài) : 落葉木質(zhì)藤本 性狀 : 性狀鑒別 果實類球形,直徑3-5mm。紅色,干后皺縮,表面棕褐色 藥理作用 : 1.鎮(zhèn)靜作用 本品醇浸膏5g/kg灌胃,能明顯延長小鼠對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 性味 : 酸;咸;性溫 功能主治 : 補益心腎。主失眠夢多;健忘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0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3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香石藤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