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í Chānɡ Jiá Mí
別名 : 糯米條子
來源 : 忍冬科宜昌莢蒾Viburnum ichangense (Hemsl.) Rehd. 生境分布 : 陜西 性味 : 澀,平。 功能主治 : 清熱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Yí Chānɡ Jiá Mí 出處 : 《植物名實圖考》載有野繡球,云:"如繡球花,葉小有毛,開五瓣小白花,攢簇極密而不圓。"根據(jù)所述,并觀其附圖,可認(rèn)為即是本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宜昌莢蒾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m Erosum Thunb. [V. ichangense (Gemsl.) Rehd.]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鮮用或切段、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中、西南及陜西、廣東、廣西。 原形態(tài) : 宜昌莢蒾 落葉灌木,高達(dá)3m。幼枝密被星狀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對外鱗片。葉對生 性味 : 味澀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5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宜昌莢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