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Zhuā Dì Lónɡ
別名 : 山文竹、糙葉天冬、毛葉天冬、霸天王、寄馬樁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門冬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aragusbrachyphylusTurcz.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煮沸約30min,撈出,剝除外皮,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中低山的山坡。灌木叢中或田野、村邊。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和寧夏等地。
原形態(tài) : 攀援天冬,攀援植物。塊根呈近圓柱形,肉質(zhì),直徑7-15mm。莖有分枝,表面平滑無毛,長約20-100cm,分枝具縱凸紋,常見有軟骨質(zhì)齒。葉狀枝每4-10枚組成簇,呈扁平圓柱形,略有幾條棱,伸直或呈弧狀彎曲,長4-20mm,直徑約0.5mm,有軟骨質(zhì)齒,或不明顯;葉呈鱗片狀,基部有刺狀短距,長l-2mm,有時距不明顯。花呈淡紫褐色,常每2-4朵腋生;花梗長3-6mm,關(guān)節(jié)位于近中部;雄花花被長7mm,花絲中部以下貼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mm。漿果熟時紅色,直徑6-7mm,通常含種子4-5顆?;ㄆ?-6月,果期8月。
性狀 : 性狀鑒別:塊根長梭狀,肉質(zhì),肥厚,長達(dá)10cm以上,直徑7-12mm,表面有細(xì)縱紋及深淺不一溝紋,黃白色至棕黃色。質(zhì)柔韌,有粘性;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 0.25%根的水浸液,對致乏庫蚊孑孓有殺死作用,殺死率為98%。
性味 : 味苦;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止癢。主風(fēng)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毒腫瘡瘍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5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巖人參
下一篇: 巖蘭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