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Zhǎn Lónɡ Cǎo
別名 : 大蓬蒿、額河千里光
來源 : 菊科千里光屬植物羽葉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rucz.,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 : 微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 3~5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Zhǎn Lónɡ Cǎo 別名 : 千里光(《新疆中草藥手冊》)。 出處 :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為菊科植物羽葉千里光的帶根全草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 原形態(tài) : 羽葉千里光 歸經(jīng) :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心經(jīng)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復方 : ①治癰瘡紅腫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Zhǎn Lónɡ Cǎo 別名 : 千里光 英文名 : Herb of Argun Groundsel 出處 : 出自《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羽葉千里光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necio argunensis urcz.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洗凈錢用或扎成把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地、山坡、林緣、溪岸、喜,喜陰濕地。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原形態(tài) : 羽葉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柱根縮短,須根多事細索狀,并有歪斜的地下莖。地上莖直立,單生或叢生,有縱細紋,無毛或于先端有白色細毛,上部多分枝,向外展開。基生葉成蓮座狀,花后脫落,有柄,卵狀橢圓形,邊緣具圓鈍或尖銳鋸齒,無毛或僅沿中脈處有毛;中部葉無柄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莖兩側和下面生多數(shù)共同棕以或紅棕色細根,根直徑約1mm 化學成分 : 地上部分含千里光寧堿(senecionine) 性味 : 味微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5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中藥大辭典》:斬龍草
《中華本草》:斬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