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án Shí Yánɡ
別名 : 樹蓮藕、半球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Mazz.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m-700m的山間密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 短刺虎刺,灌木。有發(fā)達的鏈珠狀肉質(zhì)根。小枝無毛,通常在小枝頂端有1對短刺。葉對生;葉柄較短;托葉早落;葉片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9-12(-15)cm,寬約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稍鈍,上面光滑無毛,下面中脈有時有疏毛,側(cè)脈7-8對;葉薄革質(zhì)。花2-3朵簇生于葉腋;無總花梗;萼筒小,長1-2mm,先端4裂,裂片鉆形或三角形;花冠白色;雄蕊與花柱均未伸出。核果近球形?;ㄆ?-6月,果期6-10月。
性狀 : 性狀鑒別:根為圓柱形。略彎曲,自然縊縮而呈念珠狀,直徑4-7mm。表面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淡紫色,木部細,黃白色,直徑約2mm;橫切面木部圓形,占直徑30%。氣微;味微甘。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層由5-6列木栓細胞組成。栓內(nèi)層3-6列;栓內(nèi)層含石細胞,2-20余個成群,少單個,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皮層散有單個石細胞;韌皮部中亦有單個石細胞散在。木質(zhì)部位于中央或稍偏斜,圓形,不及直徑的1/3,全部木化;導(dǎo)管直徑22-41μm。根粉末特征:灰棕褐色。①石細胞形狀多樣,長50-218μm,寬15-80μm,壁厚4-18μm,類方形石細胞較常見;紋孔明顯,孔溝較寬,可至3μm;層紋清晰細密。②木纖維長梭形,直徑19-37μm。③孔紋導(dǎo)管直徑28-42μm,紋孔較密;有的導(dǎo)管節(jié)較短,長僅122μm。④菊糖結(jié)晶極多。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蒽醌類成分:甲基異茜草素-1-甲醚(rubiadin-lmethyl ether),短刺虎刺素(subspinosin),8-羥基短刺虎刺素(8-hydroxysubspinosin),5-羥基虎刺醇-ω-乙醚(5-hydroxydamna-canthol-ω-ethyl ether),8-羥基虎刺醇-ω-乙醚(8-hydsoxydanlnacanthol-ω-ethylether)。
藥理作用 : 從巖石羊根中分得一新蒽醌化合物8-羥基虎刺醇-ω-乙醚對人宮頸癌(HeLa)細胞體外培養(yǎng)有一定抑制作用。體外培養(yǎng)在47μg/ml和94μg/ml濃度下,對HeLa細胞的抑制卒分別為88%和94.5%。在該藥濃度下,使3H-TdR摻入率各減少到21%和13%。
性味 : 苦;甘;平
功能主治 : 養(yǎng)血;止血;除濕;舒筋。主體弱血虛;小兒疳積;肝脾腫大;月經(jīng)不調(diào);腸風(fēng)下血;黃疸;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6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巖筋菜
下一篇: 巖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