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Zhēn Zhū Fēnɡ
別名 : 珍珠柳(《草木便方》),魚子、漆大白(《四川中藥志》),鯉魚下子(《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出處 : 《草木便方》
來源 : 為馬鞭草科植物珍珠風(fēng)的根或枝葉。在栽后4~5年夏、秋季摘取嫩枝、葉片,再挖出根部,曬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地,或山地。分布陜西、山西、江蘇 原形態(tài) : 灌木 性味 : 《草木便方》:"辛,平。"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經(jīng)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Zhēn Zhū Fēnɡ 別名 : 珍珠柳、魚子、漆大白、珠子樹、爆竹樹 英文名 : Root of Bodinier Beautyberry 出處 : 出自《草木便方》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紫珠的根、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licar bodinieri Levl.[C.giral-diana Hose var.subeanescens Rehd.;C.bodinieri Levl.var .gi-raldii auct.non (Rehd.)Rehd.]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曬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2300m的林下 原形態(tài) : 灌木,高1-2m 栽培 : 1.氣候土壤:喜陰濕的環(huán)境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枝圓柱形 歸經(jīng) : 肺;脾 性味 : 苦辛 功能主治 : 散瘀止血;祛風(fēng)除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草木便方》:祛風(fēng)勝濕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9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珍珠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