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ǎn Zǐ Cài
別名 : 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黃瓜、壓水草
來源 : 眼子菜科眼子菜屬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Benn. et Baag.,以全草入藥。春秋采集,曬干。
性味 : 微苦,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尿,消積。用于急性結(jié)膜炎,黃疸,水腫,白帶,小兒疳積,蛔蟲??;外用治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 :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 : (1)同屬植物尚有下列數(shù)種在不同地區(qū)也作眼子菜入藥。小葉眼子菜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 et Maack;牙齒草Potamogeton delavayi A. Benn;馬來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nus Miq.;西藏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 L.。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Yǎn Zǐ Cài
別名 : 牙齒草、牙拾草(《滇南本草》),水案板(《分類草藥性》),鴨吃草(《種子植物名稱》),金梳子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水板凳、彈木葉、扎水板(《四川中藥志》),案板芽、水黃連(《陜西中草藥》),檀木葉(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出處 : 《救荒本草》
來源 : 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全草。3~4月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靜水池沼中。我國各地都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匐莖;莖細(xì)長,近直立,直徑約1毫米。浮生葉略帶革質(zhì),披針形或披針狀卵形,長4~13厘米,寬2~3厘米,全緣,先端鈍或尖銳,基部近圓形;葉柄長6~11厘米;托葉尖銳,長2~5厘米。穗狀花序長2~5厘米,著生于長3.5~8.5厘米的花莖上;花被4片,綠色,鑷合狀排列;雄蕊4,無柄,花藥向外開裂;雌蕊4,無柄,分離,1室。小核果斜倒卵形,長3.5毫米,寬2.5毫米,側(cè)面略扁平,背面半月形,腹面近圓形,具3個龍骨脊,頂端近扁平,不成喙?;ㄆ?~7月。本植物的嫩根(釘耙七)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理作用 : 水案板是一種有效驅(qū)蛔藥,曾用小鼠灌胃測定其半數(shù)致死量,服藥量達(dá)12.5克/公斤/日(相當(dāng)于目前最大量16倍)皆未見死亡,故其毒性很低。
性味 : 苦,寒。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澀。"②《貴陽民間藥草》:"甘微澀,寒,無毒。"③《四川中藥志》:"性涼,味微苦,無毒。"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水,止血,消腫,驅(qū)蛔。治痢疾,黃疸,淋病,帶下。血崩,痔血,蛔蟲病,瘡瘍紅腫。①《滇南本草》:"止赤白痢,大腸下血,婦人紅崩,漏下惡血。"②《分類草藥性》:"治火眼,女子白帶,經(jīng)水不調(diào),并治臌脹,癢子。"③《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止血,治痔瘡出血。"④《四川中藥志》:"消氣臌脹,療黃疸,瘰疬,痔瘡,并治小兒螬氣腹痛。"⑤《陜西中草藥》:"清熱明目,滲濕利水,通淋鎮(zhèn)痛。治急性結(jié)膜炎,牙痛,黃疸,瘡癤癰腫。"⑥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治蛔蟲病。"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4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查各等分,砂糖二錢同煎服。(《滇南本草》)②治黃疸?。貉圩硬艘粌桑ㄉ?,煎水內(nèi)服。③治熱淋:眼子菜二兩(生),煎水去渣,煎甜酒服。④治腸風(fēng)下血(內(nèi)痔出血):眼子菜一兩,紅椿根皮五錢,槐角五錢。裝入豬直腸中燉吃。⑤治常流鼻血:跟子菜一兩,綠殼鴨蛋二個,以眼子菜加水煮汁,汁煮蛋花,一次服用。⑥治火眼:新鮮眼子菜葉數(shù)張,貼于眼皮上,干后即換。(②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⑦治瘡癤:眼子菜鮮葉適量,攙爛外敷。(《陜西中草藥》)
臨床應(yīng)用 : 用于驅(qū)蛔:取水案板全草曬干研粉,6~8歲小兒取15克加開水調(diào)成糊狀頓服;或以15克藥粉加水150毫升,煮沸半小時,連渣頓服。兩法共治89例,排蟲率為48.3%。藥量減少則療效下降,即使增加治療天數(shù),療效亦無明顯提高。用藥期間,部分小兒訴輕度腹痛,但多數(shù)于數(shù)小時后自行消失;少數(shù)患兒服藥后有1~2次稀便,余無其他副作用。
備注 : 此外,尚有小葉眼子菜的全草,在四川亦同等人藥.植株各部均較上種為小,沉在水中的葉線形,長6厘米;浮在水面的葉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5~3厘米,寬4~10毫米?;ㄇo長1厘米;穗狀花序長0.5~1厘米;果實長1.5毫米,背面的龍骨脊呈雞冠狀,頂端花柱部分星喙?fàn)??;ㄆ?~6月。分布東北、華東及長江流域各地。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ǎn Zǐ Cài
別名 : 牙齒草、牙拾草、水案板、金梳子草、水板凳、扎木板、彈木葉、 案板芽、水黃連、檀木葉、滑油丹
英文名 : Herb of Distinct Pondweed
出處 : 出自《救荒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及雞冠眼子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otamogeton distinctus Benn.[P.franchitii A. Benn. Et Baag.]2.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et Maack采收和儲藏:3-4月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水田或水塘中。2.生于靜水池沼中。資源分布:1.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2.分布于東北及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原形態(tài) : 1.眼子菜,多年生草本。根莖發(fā)達(dá),白色,多分枝,常在頂端形成休眠芽體;莖長約50cm,常不分枝。浮水葉互生,花序下的對生;葉柄長5-20cm,寬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4cm,葉脈多條,先端連接;沉水葉互生;葉柄比浮水葉的短,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早落;托葉薄膜質(zhì),長2-7cm,先端尖銳,成鞘狀抱莖;穗狀花序生于浮水葉的葉腋;花序梗長4-7cm,比莖粗;穗長3-10cm,密生黃綠色小花。小堅果寬倒卵形,長3-3.5mm,腹面近于直,背部有3脊,側(cè)面兩2條較鈍,基部通常有2突起?;ㄆ?-8月。2.雞冠眼子菜,多年生草本,有細(xì)長的根莖。莖絲狀,圓形或近圓形。葉兩型,沉沒水中的條形,長達(dá)6cm,先端極尖;浮在水面的橢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5-3cm,寬4-10mm,先端鈍或急尖,全緣,脈7條;葉柄短于葉片;托地膜質(zhì),與葉基部離生?;ㄐ蛩霠睿iL約1cm,穗長0.5-1cm,長橢圓形或頭狀。小堅果斜寬倒卵形,有短柄,柄長約1mm,背部有雞冠狀突起;花柱細(xì),喙?fàn)?,長約1.5mm?;ㄆ?-6月。
藥理作用 : 水案板是一種有效驅(qū)蛔藥,曾用小鼠灌胃測定其半數(shù)致死量,服藥量達(dá)12.5g/kg/日(相當(dāng)于目前最大量15倍)皆未見死亡,故其毒性很低。
歸經(jīng) : 膽;肝;膀胱經(jīng)
性味 :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止血;驅(qū)蛔。主濕熱痢疾;黃疸;熱淋;帶下;鼻衄;痔瘡出血;蛔蟲??;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者30-60g。外用:適量,搗敷。
復(fù)方 :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查各等分,砂糖二錢同煎服。 (《滇南本草》)②治黃疸?。?眼子菜一兩(生),煎水內(nèi)服。③治熱淋: 眼子菜二兩(生),煎水去渣,煎甜酒服。④治腸風(fēng)下血(內(nèi)痔出血): 眼子菜一兩,紅椿根皮五錢,槐角五錢。 裝入豬直腸中燉吃。⑤治常流鼻血: 眼子菜一兩,綠殼鴨蛋二個。 以眼子菜加水煮汁,汁煮蛋花,一次服用。⑥治火眼: 新鮮眼子菜葉數(shù)張,貼于眼皮上,干后即換。(②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⑦治瘡癤: 眼子菜鮮葉適量, 搗爛外敷。 (《陜西中草藥》)
臨床應(yīng)用 : 用于驅(qū)蛔。取水案板全草曬干研粉,6-8歲小兒取15g加開水調(diào)成糊狀頓服;或以15g藥粉加水150ml,煮沸半小時,連渣頓服。兩法共治39例,排蟲率為48.3%。藥量減少則療效下降,即使增加治療天數(shù),療效亦無明顯提高。用藥期間,部分小兒訴輕度腹痛,但多數(shù)于數(shù)小時后自行消失;少數(shù)患兒服藥后有1-2次稀便,余無其他副作用。
各家論述 : 1.《滇南本草》:止亦白痢,大腸下血,婦人紅崩,漏下惡血。2.《分類草藥性》:治火眼,女子白帶,經(jīng)水不調(diào),并治膨脹,癢子。3.《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止血,治痔瘡出血。4.《四川中藥志》:消氣膨脹,療黃疸,瘰疬,痔瘡,并治小兒螬氣腹痛。5.《陜西中草藥》:清熱明目,滲濕利水,通淋鎮(zhèn)痛。治急性結(jié)膜炎,牙痛,黃疸,瘡癤癰腫。6. 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治蛔蟲病。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0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磚子苗
下一篇: 眼子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