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ǎn Zǐ Cài
別名 : 水案板 來源 : 眼子菜科眼子菜屬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Benn. et Baag.,以全草入藥 性味 : 微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尿 用法用量 :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 : (1)同屬植物尚有下列數種在不同地區(qū)也作眼子菜入藥。小葉眼子菜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 et Maack;牙齒草Potamogeton delavayi A. Benn;馬來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nus Miq.;西藏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 L.。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Yǎn Zǐ Cài 別名 : 牙齒草 出處 : 《救荒本草》 來源 : 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于靜水池沼中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水生草本 藥理作用 : 水案板是一種有效驅蛔藥,曾用小鼠灌胃測定其半數致死量,服藥量達12.5克/公斤/日(相當于目前最大量16倍)皆未見死亡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水,止血,消腫,驅蛔。治痢疾,黃疸,淋病,帶下。血崩,痔血,蛔蟲病,瘡瘍紅腫。①《滇南本草》:"止赤白痢,大腸下血,婦人紅崩,漏下惡血。"②《分類草藥性》:"治火眼,女子白帶,經水不調,并治臌脹,癢子。"③《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止血,治痔瘡出血。"④《四川中藥志》:"消氣臌脹,療黃疸,瘰疬,痔瘡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 復方 :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 臨床應用 : 用于驅蛔:取水案板全草曬干研粉 備注 : 此外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ǎn Zǐ Cài 別名 : 牙齒草、牙拾草 英文名 : Herb of Distinct Pondweed 出處 : 出自《救荒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及雞冠眼子菜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水田或水塘中 原形態(tài) : 1.眼子菜 藥理作用 : 水案板是一種有效驅蛔藥 歸經 : 膽;肝 性味 : 味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鮮者30-60g。外用:適量,搗敷。 復方 :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查各等分,砂糖二錢同煎服。 (《滇南本草》)②治黃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臨床應用 : 用于驅蛔。取水案板全草曬干研粉 各家論述 : 1.《滇南本草》:止亦白痢,大腸下血,婦人紅崩,漏下惡血。2.《分類草藥性》:治火眼,女子白帶,經水不調,并治膨脹,癢子。3.《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止血,治痔瘡出血。4.《四川中藥志》:消氣膨脹,療黃疸,瘰疬,痔瘡,并治小兒螬氣腹痛。5.《陜西中草藥》:清熱明目,滲濕利水,通淋鎮(zhèn)痛。治急性結膜炎,牙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0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中藥大辭典》:眼子菜
《中華本草》:眼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