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ù Tou Huā
別名 : 芋苗花(《生草藥性備要》)。
出處 :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 : 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花蕾。
原形態(tài) : 詳"芋頭"條。
性味 :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麻,有毒。"
功能主治 : 治胃痛,吐血,子宮脫垂,痔瘡,脫肛。①《生草藥性備要》:"治隔食,炒用。"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胃氣痛,除濕。"③《四川中藥志》:"治內(nèi)外痔瘡,吐血及小兒脫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 ①治吐血:芋頭花五錢至一兩,燉臘肉或豬肉服。(江西《草藥手冊》)②治子宮脫垂,小兒脫肛,痔核脫出:鮮芋頭花三至六朵,燉陳臘肉服。(江西《草藥手冊》)③治鶴膝風(fēng):芋頭花、生姜、蔥于、灰面。共搗爛,酒炒,包患處。(《四川中藥志》)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ù Tou Huā
別名 : 芋苗花
英文名 : Flower of Dasheen
出處 : 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花序。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采收和儲藏:花開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我國南方及華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芋,濕生草本。根莖卵形,常生多數(shù)小球莖,褐色,具纖毛。葉基生,2-3枚或更多,葉柄肉質(zhì),長20-90cm,綠色,基部呈鞘狀;葉片卵狀廣橢圓形,長20-50cm,質(zhì)厚,盾狀著生,先端短而銳尖,基部耳形,耳片鈍頭,全緣,呈波狀?;ㄐ虮紊?,短于葉柄;佛焰苞長短不一,一般為長20cm左右;管部綠色,長約4cm,粗2.2cm,長卵形;檐部披針形或橢圓形,長約17cm,展開成舟狀,邊緣內(nèi)鄭,淡黃色至綠白色;肉穗花序長約10cm,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位于下部,長3-3.5cm,中性花序位于中部,長3-3.3cm,雄花序位于上部,長4-4.5cm,先端驟狹,附屬器鉆形,長約1cm。期期2-8月。
歸經(jīng) : 胃;大腸經(jīng)
性味 : 味辛;性平;有毒
注意 :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無炎癥及出血者忌用?!?/span>
功能主治 : 理氣止痛;散瘀止血。主氣滯胃痛;噎膈;吐血;子宮脫垂;小兒脫肛;內(nèi)外痔;鶴膝風(fēng)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治隔食,炒用。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胃氣痛,除濕。3.《四川中藥志》:治內(nèi)外痔瘡,吐血及小兒脫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紫玉簪葉
下一篇: 紫玉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