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ào Wánɡ Chá
別名 : 金臘梅 出處 :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來源 : 為薔薇科植物金老梅的葉。夏季采葉,洗凈,曬干。6~7月采花,陰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地草原、林邊、湖邊、沙窩。分布甘肅、新疆、青海、內(nèi)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小灌木,高20~100厘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片狀剝落;分枝多,嫩枝褐色,被絲狀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大,通常3~7片,長圓形,稀為長圓狀倒卵形或披針形,長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有絲狀毛,上面有疏生或較密的伏生毛 化學成分 : 含三萜2%和熊果酸0.7%。 性味 :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甘,平。" 功能主治 :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消暑熱,益腦清心,調(diào)經(jīng),健胃。治暑熱眩暈,兩目不清,胃氣不和,滯食,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3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3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