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紫藤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3:01:53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紫藤

      拼音注音 : Zǐ Ténɡ

      別名 : 藤蘿

      來源 : 豆科紫藤屬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

      ,以莖皮、花及種子入藥
      。夏秋采
      ,分別曬干。

      性味 :

      、苦
      ,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 止痛

      ,殺蟲。用于腹痛
      ,蟯蟲病

      用法用量 : 1錢。

      備注 : (1)種子內(nèi)含氰化合物

      ,用量過大有中毒的可能
      ,雖能治療蟯蟲病,但不宜久服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紫藤

      拼音注音 : Zǐ Ténɡ

      別名 : 招豆藤(《本草拾遺》)

      ,朱藤(《夢(mèng)溪筆談》),藤花菜(《救荒本草》)
      ,小黃藤(《植物名實(shí)圖考》)
      ,紫金藤(《江蘇藥材志》),轎藤
      、豆藤
      、藤蘿、黃纖藤(江西《草藥手冊(cè)》)

      出處 : 《本草拾遺》

      來源 : 為豆科植物紫藤的莖葉

      。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 多栽培于庭園

      。分布東北、山東
      、河南
      、河北、陜西
      、湖北
      、江蘇、浙江
      、四川
      、廣東等地

      原形態(tài) : 落葉攀援灌木。莖纏繞于他物上

      。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
      ;托葉線狀披針形
      ,早落;小葉7~11枚
      ,卵狀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
      ,長(zhǎng)4~7厘米,頂端一枚較大
      ;小葉先端漸尖
      ,基部闊楔形;幼時(shí)密生平貼細(xì)毛
      ,成熟時(shí)無毛
      。總狀花序側(cè)生
      ,倒垂
      ,長(zhǎng)15~30厘米;花梗柔弱
      ,有毛
      ,長(zhǎng)1~2厘米;萼鐘狀
      ,5齒裂
      ,密被細(xì)毛;花冠蝶形
      ,藍(lán)紫色
      ,旗瓣大,外反
      ,基部有2附屬體
      ,翼瓣基部有耳,龍骨瓣鈍
      ,鐮狀
      ;雄蕊2體;花柱內(nèi)彎
      ,柱頭頂生
      。莢果長(zhǎng)而扁平,長(zhǎng)10~20厘米
      ,密生絨毛
      。種子扁圓形
      ,1~3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4月
      。果期9~10月。本植物的根(紫藤根)
      、種子(紫藤子)亦供藥用
      ,各詳專條。

      化學(xué)成分 : 樹皮含紫藤甙及樹脂

      。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鼠李糖甙
      、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芹菜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
      。新鮮葉含維生素C109毫克%
      。花含揮發(fā)油0.6~0.95%
      ;尿囊素和尿囊酸的含量占花中總氮量的27%
      。又含廿七烷和22,23-二氮豆甾醇

      藥理作用 : 紫藤甙及樹脂均有毒

      ,能引起嘔吐、腹瀉乃至虛脫

      性味 : 《本草拾遺》:"味甘

      ,微溫,有小毒
      。"

      功能主治 : 《本草拾遺》:"主水癊病

      。作煎如糖,下水良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紫藤

      拼音注音 : Zǐ Ténɡ

      別名 : 招豆藤

      、朱藤、藤花菜
      、小黃藤
      、紫金藤、轎藤
      、黃環(huán)
      、藤蘿、黃纖藤
      、小黃草

      英文名 : Stem of Chinese Wisteria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拾遺》:紫藤,花LU碎拭酒醋白腐壞

      ;子作角
      ,其中仁熬令香,著酒中令不敗
      ,酒敗者用之亦正
      。四月生紫花可愛,人亦種之
      ,江東呼為招豆藤
      ,皮著樹,從心重重有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紫藤的莖或莖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Wisteria sinensis Sweet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收莖或莖皮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疏林緣

      、溪谷兩旁
      ,空曠草地,也栽培在庭園內(nèi)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
      、華東、中南
      、西南及遼寧
      、陜西、甘肅
      。北方為種植
      ,長(zhǎng)江以南有野生。

      原形態(tài) : 紫藤 落葉攀援灌木

      ,高達(dá)10m
      。莖粗壯,分枝多
      ,莖皮灰黃褐色
      。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
      ,長(zhǎng)12-40cm
      ;有長(zhǎng)柄,葉軸被疏毛
      ;小葉7-13
      ,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4-11cm,寬2.5cm
      ,先端漸尖
      ,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幼時(shí)兩面有白色疏柔毛
      ;小葉柄被短柔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偁罨ㄐ騻?cè)生
      ,下垂,長(zhǎng)15-30cm
      ,花大
      ,長(zhǎng)2.5-4cm;花萼鐘狀
      ,先端淺裂
      ,萼齒5,上部萼齒不明顯
      ,疏生柔毛
      ;花冠蝶形,紫色或深紫色
      ,旗瓣大
      ,外反
      ,基部有2個(gè)附屬體
      ,翼瓣基部有耳,龍骨瓣鈍
      ,鐮狀
      ,光瑞微彎
      ;雄蕊10,二體
      ;花柱內(nèi)彎
      ,柱頭頂生,半球狀
      。莢果長(zhǎng)條形
      ,扁平,長(zhǎng)10-20cm
      ,密生黃色絨毛
      。種子偏圓形,l-3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5月,果期9-11月。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性喜濕潤(rùn)

      ,避風(fēng)向陽
      ,耐寒耐旱。土壤宜肥沃
      ,排水良好的沙壤上
      。栽培技術(shù) 用播種、扦插
      、壓條
      。嫁接繁殖均可。播種繁殖:于秋后來種曬干貯藏
      ,次年早春浸種
      ,氣溫10-13℃即可發(fā)芽。扦插繁殖:可于秋季
      ,選當(dāng)年生莖部枝條長(zhǎng)8-10cm
      ,帶種扦插,如控制溫度16℃則生根較快
      。變種可用嫁接繁殖:以實(shí)生苗作砧木。春夏進(jìn)行嫁接
      。定植宜選空曠地
      ,以利根系發(fā)展與枝蔓攀援,寒冷地區(qū)應(yīng)選向陽避風(fēng)處
      ,防止晚霜使嫩葉受凍
      。定植后設(shè)立棚架,以便枝蔓牽引
      。病蟲害防治 有刺蛾
      、赤楊毛蟲、紫藤葉蟲等為害葉片
      ,可用敵百蟲防治

      毒性 : 紫藤甙及樹脂均有毒,能引起嘔吐

      、腹瀉乃至虛脫

      化學(xué)成分 : 莖皮含a-L-吡喃鼠李糖基(1→5)-β-D-呋喃木糖基(1→3)-a-香樹脂醇[a-L-rhamnopyranosyl(l→5)-β-D-xylofu-ranosyl(1→3)-a-amyrin],β-谷甾醒(β-sitosterol)

      ,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12-羥基三十烷-4,7-酮(12-hydroxytriacontan-4
      ,7-dione)
      ,原甾醇(protosterol)B和山奈酚(kaempferol)。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鼠李糖甙(luteolol-7-glucorhamno-side),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luteolol-7-rhamnoglucoside)即忍冬苦甙(loniceroside)
      ,芹菜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apigenol-7-rhamnoglucoside)即野漆樹甙(rhoifoloside)和尿囊素(allan-toin)及尿囊酸(allantoic acid)
      。花含正二十七烷(heptacosane)
      ,22
      ,23-二氫豆甾醇(22,23-di-hydrostigmasterol)
      ,夏至草素(marrubiin)
      ,鮮花含揮發(fā)油,經(jīng)GC分離獲得120個(gè)峰
      ,其中有: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
      ,1-辛烯-3-醇(1-octen-3-ol),苯甲醛(benzaldehyde)
      ,芳樟醇(linalool)
      ,芐醇(苯甲醇,benzylalcohol)
      ,苯乙醇(2-phenylethanol)
      ,6-乙炔基四氫-2H-吡喃-3-醇(6-ethynyltetrahydro-2H-pyran-3-ol),2
      ,3-氫苯并呋喃(2
      ,3-dihydro-benzofuran),2-氨基苯甲酸(2-aminobenzoic acid)
      ,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
      ,a-金合歡烯(a-farnesene),1H-吲哚(1H-indole)
      ,異丁香油酚(isoeugenol)
      ,十六酸甲酯(methyl hexadecanoate),棕櫚酸乙酯(ethyl palmitate)
      ,二十二烷(heneicosane)
      ,二八烷酸(coctadecanoic acid)即硬脂酸(stearic acid),二十三烷(tricosane)

      歸經(jīng) : 腎經(jīng)

      性味 : 味甘

      ;苦;性微溫
      ;小毒

      功能主治 : 利水

      ;除痹;殺蟲
      。主水YI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浮腫;關(guān)節(jié)疼痛
      ;腸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

      ;煎湯,9-15g

      各家論述 : 《本草拾遺》:主水YIN病

      。作煎如糖,下水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3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石長(zhǎng)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zhǎng)生草、丹沙草
      、生肌草
      、石中珠、巖浮萍
      、豬毛七
      、水豬毛七、豬鬃草
      、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zhǎng)生
      ,始載于《本經(jīng)》,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
      桑白皮
      《中國(guó)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jiǎng)e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秋末葉落時(shí)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
      兩面青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
      ,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 : 云南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羊咪青
      、青心草
      、臭大青、鴨公青
      、淡婆婆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
      、苦,涼
      。功能主治 : 清頭熱
      山玉桂
      拼音注音 : Shān Yù Guì來源 :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野黃桂的樹皮或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T.Chang]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苿?dòng)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
      、團(tuán)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