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香絲草 來源 : 菊科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 (L.) Cronq.[Erigeron crispus Pourr.;E. linifolius Willd.] 生境分布 : 江蘇 化學(xué)成分 : 含甾醇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去濕 用法用量 : 3~4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Yě Tánɡ Hāo 別名 : 小山艾、小加蓬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香絲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邊 原形態(tài) : 香絲草 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30-70cm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咖啡酸(caffeic acid),芹菜素(apigenin),金圣草素( chrysoeriol),木犀草素(luteolin),刺槐素(a-cacet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acid),洋薊素(cynarin),3,5-二咖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性味 :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除濕止痛;止血。主感冒;瘧疾;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瘡瘍膿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2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4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中華本草》:野塘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