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假杜鵑、吐紅草、地狗膽、藍花草、刺牛膝、白牛膝[四川西昌]
來源 : 爵床科紫靛Barleria cristata L.,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廣東、廣西、四川。
性味 : 甘、淡,涼。
功能主治 : 清肺化痰,止血截瘧。四川西昌地區(qū)用本品祛風(fēng)除濕,消腫止痛,消疹止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Zǐ Diàn
別名 : 藍花草、吐紅草、地狗膽、青藤、刺牛膝、白牛膝、假紅藍、洋杜鵑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假杜鵑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rlerisa crisata L. [B. caualeriei Levl.; B. mairei Levl.]采收和儲藏:全全年可采,切段,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生于村邊或路旁?,F(xiàn)廣植于熱帶地區(qū)。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假杜鵑 直立無刺半灌木,高達2m。多分枝,節(jié)稍膨大。葉對生;葉柄長約5mm;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長3-10cm,寬1.5-4.5cm,先端短尖,基部漸狹而成短柄,全緣,兩面均被毛?;▎紊~腋內(nèi)或4-8朵集成一短頭狀花序或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長5-15mm,稍被粗毛,先端具小尖刺,邊緣通常有刺;萼片4,外面2個萼片卵狀披針形,長1.2-2cm,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內(nèi)面2片甚小,條形,長約6mm,白色;花冠青紫色或近白色,或有青紫色和白色條紋,花管漏斗狀,長約6cm,外面被毛,檐部裂片5,二唇形;雄蕊4,二強;花盤大,子房有4個胚珠,花柱長。蒴是要長約1.2cm。種子4顆,被微毛,扁平,花期9-12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略有棱,光滑無刺。葉對生,皺縮,完整葉片橢圓形至矩圓形,長3-10cm,先端尖,基部楔表,全緣,略呈波狀,兩面具毛。
化學(xué)成分 : 全株含α-香樹脂醇(α-amyn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谷甾醇-3-氧-D-葡萄糖甙(stigmasterol-3-D-glucoside)含環(huán)烯醚萜衍生物山梔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乙酰基假杜鵑素(acetylbarlerin)即5,7-O-二乙?;綏d甙甲酯( 5,7-O-di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含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氧-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柚皮素(naringenin)和芹菜素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 glucuro-nide)。
性味 : 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肺化痰;祛風(fēng)利濕;解毒消腫。主肺熱咳嗽;百日咳;風(fēng)濕疼痛;風(fēng)疹身癢;黃水瘡;小便淋痛;跌打瘀腫;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野大豆
下一篇: 野大豆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