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ě Xí Cǎo Gēn
出處 : 《綱目拾遺》
來源 : 為燈心草科植物擬燈心草的根莖。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龍須草"條。
功能主治 : 清利濕熱。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心煩失眠,鼻衄,目赤,齒痛,婦女血崩。①《百草鏡》:"利濕熱,治癃淋,精濁,崩中,濕痹,鼻衄,痄腮,疣痛,口咽諸毒火癥,鶴膝風,明目。"②《草藥鑒》:"止血崩,風氣疼痛,鶴膝風,夢遺,酒煎服。湯煎洗,出汗。"③《綱目拾遺》:"治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2兩。
復方 : ①治尿路感染:野席草根叢、車前草各一兩,土茯苓三錢;或野席草根叢二兩,馬鞭草五錢,水煎服。②治失眠、神經衰弱:野席草根叢二兩,麥冬五錢。水煎沖白糖服。③治急性氣管炎:野席草根叢、合歡皮各五錢。水煎服,每三天服一次。④治赤眼腫痛:野席草根叢、谷精草各一兩,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⑤治鼻中不時出血:野席草根煎服。(《醫(yī)方一盤珠》)⑥治齒牙疼痛,動搖欲落者:野席草根,煎湯代茶服。(《仁惠方》)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4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腫節(jié)風
下一篇: 腫足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