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性寒,Y,中藥,野菠菜" />
拼音注音 : Yě Bō Cài
別名 : 酸模、皺葉羊蹄、羊蹄根、野當(dāng)歸、土大黃、野蘿卜、牛舌菜、千年不爛心、癬藥草、假大黃、連明子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長刺酸模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adix et Herba Rumicis Maritimi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或路旁陰濕地。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東南沿海及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15-120cm。莖直立,粗壯,分枝,有明顯溝紋,無毛,中空。葉片披針形或狹長形,長8-14cm,寬1-2.6cm,兩端漸狹,全緣,有柄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粗大,單根或數(shù)根簇生,偶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斷面黃色;味苦。莖粗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化學(xué)成分 : 長刺酸模全草含有大黃酚(chrysophanol) 藥理作用 : 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須發(fā)癬菌和大小孢子菌生長的作用。其己烷和丁醇溶解部分的抗真菌作用更強(qiáng) 性味 : 酸 功能主治 : 涼血;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6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