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ā Jiǎo Mù Yè
出處 : 《嶺南采藥錄》
來源 : 為五加科植物鵝掌柴的葉,夏、秋采取。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鴨腳木皮"條。
性味 : ①《嶺南采藥錄》:"味澀,性平。"②《陸川本草》:"味辛,微溫。"
功能主治 : 止痛,接骨,止血,消腫。治風濕骨痛,跌打腫痛,骨折,刀傷,燒傷?!蛾懘ū静荨罚?駁骨,止血,消腫,止痛。治風濕骨痛,跌打骨折,傷積腫痛,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為丸。外用:搗汁涂或酒炒敷。
復方 : ①治跌打腫痛:鴨腳木葉三斤,掃把枝葉一斤。曬干研末,米湯調(diào)為丸。每丸一錢,酒化內(nèi)服或外涂,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三丸。(《廣西中草藥》)②治燒傷:鮮鴨腳木葉適量,搗爛取汁,用棉簽蘸涂患處;另取鴨腳木葉二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ā Jiǎo Mù Yè
英文名 : Leaf of Ivy tree, leaf of Common Schefflera
出處 : 出自《嶺南采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鵝掌柴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多為鮮用。
原形態(tài) : 常綠喬木或大灌木,高2-15m,胸徑可達30cm以。樹皮灰白色,枝條粗壯,平時有皺紋,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脫落至稀。掌狀復葉互生,小葉6-9;葉柄細長,圓柱狀,長15-30cm,小葉柄長2-5cm;托葉半圓形。小葉革質(zhì)或紙質(zhì),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9-17cm,寬3-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圓形,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面深綠,下面灰白色,幼時必被星狀短柔毛,后漸脫落;側(cè)脈7-10對,網(wǎng)脈不明顯。花序為傘形花序聚生成大型圓錐花序頂生,初密生星狀短柔毛,后漸脫落;萼疏被星狀短柔毛至無毛,邊緣有5-6個細齒;花瓣5,肉質(zhì),花后反曲,長2-3mm,白色,芳香;雄蕊5,長過花瓣;子房下位,5-7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狀,長約0.5mm。漿果球形,直徑約5mm,熟時暗紫色?;ㄆ?1-12月,果期翌年1月。
化學成分 : 葉中含3-表白樺脂酸-3-O-硫酸酯-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
性味 : 味辛;苦;性涼
注意 : 《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虛寒者及孕婦忌服?!?/span>
功能主治 : 祛見化濕;解毒;活血。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斑疹發(fā)熱;風疹瘙癢;風濕疼痛;濕疹;下肢潰瘍;燒傷;跌打腫痛;骨折;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或研末為丸。外用:適量,搗蛋汁涂;或酒炒敷。
復方 : ①治跌打腫痛:鴨腳木葉三斤,掃把枝葉一斤。曬干研末,米湯調(diào)為丸。每丸一錢,酒化內(nèi)服或外涂,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三丸。(《廣西中草藥》)②治燒傷:鮮鴨腳木葉適量,搗爛取汁,用棉簽蘸涂患處;另取鴨腳木葉二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8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鴨腳木
下一篇: 鴨腳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