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Gǎnɡ Sōnɡ
別名 : 掃把枝、鐵掃把 來源 : 桃金娘科崗松屬植物崗松Baeckea frutescens L.以根、全株及葉入藥。全年可采 性味 : 辛 功能主治 : 祛風除濕 用法用量 : 根0.5~1兩,水煎服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Gǎnɡ Sōnɡ 別名 : 掃卡木(《陸川本草》) 出處 : 《藥學通報》6:228 來源 : 為桃金娘科植物崗松的全草或根 生境分布 : 生于丘陵地 原形態(tài) : 矮小灌木 化學成分 : 葉含揮發(fā)油0.9~1.8% 性味 : 《南寧市藥物志》:"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 : 去瘀,止痛,利尿,殺蟲。治跌打損傷,風濕痛,淋病,疥瘡,腳癬。①《廣州植物志》:"治熱病。"②《陸川本草》:"消腫,止痛,去瘀,殺蟲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0.8~1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復方 : ①治跌打暗傷瘀血:崗松葉六錢。搗爛沖開水絞汁,過濾,加白糖四兩頓服。(《陸川本草》)②治心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Gǎnɡ Sōnɡ 別名 : 掃卡木 英文名 : Leaf of Shrubby Baeckea 出處 : 出自《藥學通報》。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崗松的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eckea frutescens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收割,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生低丘及荒山草坡與灌叢中,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崗松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纖細,多分枝。葉小,對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狹線形或線形,長5-10mm,寬約1mm,洗端尖,上面有溝,下面突起 栽培 : 生于低丘及荒山草坡與灌叢中,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的環(huán)境,稍耐旱、耐寒。生長適溫25-30℃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口為附有少量短嫩枝的葉。嫩枝長5-10mm 化學成分 : 葉含揮發(fā)油 鑒別 :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1g,粉碎 性味 : 味苦;辛 功能主治 : 化瘀止痛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 : 1.《廣州植物志》:治熱病。2.《陸川本草》:消腫,止痛,去瘀,殺蟲。治跌打昏迷,疥瘡,潰瘍,蛇咬傷。3.《南寧市藥物志》:收斂,殺蟲,止血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2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都拉鳶尾
下一篇:
紅椿
《中藥大辭典》:崗松
《中華本草》: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