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Huánɡ Kāi Kǒu
別名 : 老虎腳跡草(《中國藥植志》),見血?。ā逗笨萍肌罚?/span>
出處 : 《江蘇藥材志》
來源 : 為報春花科植物輪葉排草的帶根全草。5~6月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野。分布福建,浙江、江蘇,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山東、河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具鐵銹色柔毛。莖通常單出,甚少分枝。3葉輪生至多葉輪生,莖頂端的葉多數(shù)聚生,根生葉有時對生;葉片橢圓形或披針形,長3~5厘米,寬5~12毫米,先端鈍尖至漸尖,基部狹楔形;無柄?;芗谇o端,外面花梗長于內(nèi)面花梗;萼5裂,裂片線形,長約1厘米,背部突起,具長毛及不顯著黑線紋;花冠黃色,5深裂,裂片橢圓形舌狀,先端鈍尖,或稍微缺,較萼片稍長;雄蕊5,長為花冠之半,花絲基部連合成筒;花柱約與雄蕊等長。蒴果近球形,徑約4毫米?;ㄆ?~6月。果熟期6~7月。
功能主治 : 降血壓,解蛇毒。
復(fù)方 : ①治高血壓癥:每晚取輪葉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連服三、四月。(《中國藥植志》)②治毒蛇咬傷;輪葉排草嫩頭七個。打汁,沖冷開水一盅,一次服用。同時口含燒酒,在蛇咬處吸出其毒液(嚴(yán)防毒液下咽)。(《江蘇藥材志》)
臨床應(yīng)用 : ①治療高血壓取新鮮全草洗凈,水煎濃縮后,加5%沙糖及適量防腐劑和矯味品,制成每50毫升含鮮草1兩的糖漿備用。每日一次,每次50毫升,臨睡前用溫開水沖服。觀察44例,服藥16天。服藥期間停服其他降壓藥物,但輔助藥如亞油酸丸、復(fù)方蘆丁等仍照常服用。按照1972年全國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壓病座談會規(guī)定的標(biāo)準(zhǔn)評定療效,結(jié)果降壓療效屬顯效者2例,有效28例,無效14例;癥狀療效屬顯效者5例,有效30例,無效9例。癥狀減輕較明顯者依次為頭脹目糊、眩暈、頸項板硬、失眠、便秘。服藥后有少數(shù)失眠或胃部不適,余未發(fā)現(xiàn)任何副作用和藥物反應(yīng)。據(jù)觀察,對原發(fā)性Ⅱ期高血壓癥,中醫(yī)辨證屬于陰虛陽亢而以陽亢為主的患者效果較好;對更年期婦女血壓增高及腎性高血壓的效果均不佳。②止血采用下列劑型內(nèi)服、注射或外用。㈠煎劑:取見血?。S開口)全草干品0.5~1兩,鮮品2~3兩,每日兩次煎服。㈡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1克,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每日2次;或供作外用止血。亦可制成葡萄糖見血住注射液,供靜脈注射,每日2次,每次10毫升。㈢外用粉劑:將見血住曬干(不宜炒)研粉,密封高壓消毒。用于外傷出血,將藥粉撒于出血的傷口上,以敷料輕輕壓迫,包扎,即可止血。此外,也可制成片劑、丸劑服用。臨床共觀察各種出血患者174例,用藥后很快止血、完全痊愈的計186例(78.2%),出血量顯著減少的共23例(13.2%),無效15例(8.6%)。經(jīng)驗證明,見血住鮮草比干品作用強;靜脈注射劑較肌肉注射劑效果好。臨床應(yīng)用本品時,須配合其他藥物進(jìn)行病因治療。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Huánɡ Kāi Kǒu
別名 : 老虎腳跡草、見血住
出處 : 出自《江蘇藥材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輪葉過路黃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klattiana Hance采收和儲藏:5-6月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下、林緣和山坡陰處草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5-45cm。全株被鐵銹色多細(xì)胞長柔毛。莖通常2至數(shù)條簇生,直立,近圓形,不分枝或偶有分枝。葉6至多枚在莖端密集成輪生狀,在莖下部各節(jié)3-4枚輪生或?qū)ι?,很少互生;無柄或近于無柄;葉片披外形至狹披針形,長2-5.5(11)cm,寬5-12(-25)mm,先端漸尖或稍鈍,基部楔形,兩面均被多細(xì)胞柔毛?;谇o端成傘形花序,極少在花序下方的葉腋有單生之花;花梗長7-12mm,被稀疏柔毛,果時下彎;花萼長9-10mm,5深裂幾達(dá)基部,裂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成鉆形,背面被疏柔毛,中脈明顯,近基部常有不明顯的黑色腺條;花冠黃色,長11-12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長2.5-3mm,裂片狹橢圓形,寬約5mm,先端鈍或微缺,有棕色或黑色長腺條,邊緣有纖毛;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成高約2.5mm的筒,分離部分長2-3mm,花藥卵形,長約1.5mm;雌蕊1,子房上位,卵圓形,無毛或疏布白色透明小腺點,1室,花柱長約5mm,絲狀,伸出雄蕊之上,柱頭頭狀而扁。蒴果近球形,直徑3-4mm;成熟時上部呈五齒裂,內(nèi)有多數(shù)種子,細(xì)小,卵形而扁,黑褐色,表面有微細(xì)突起物;基部有宿萼,果柄細(xì)長,彎向下垂?;ㄆ?-7月。果期8月。
歸經(jīng) : 脾;肝經(jīng)
性味 : 苦;澀;性微寒
功能主治 : 涼血止血;平肝;解蛇毒。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失眠;高血壓??;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復(fù)方 : ①治高血壓癥: 每晚取輪葉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連服三、四月。(《中國藥植志》)②治毒蛇咬傷: 輪葉排草嫩頭七個。打汁,沖冷開水一盅,一次服用。同時口含燒酒,在蛇咬處吸出其毒液(嚴(yán)防毒液下咽)。(《江蘇藥材志》)
臨床應(yīng)用 : 1.治療高血壓:取新鮮全草洗凈,水煎濃縮質(zhì),加5%沙糖及適量防腐劑和矯味品,制成每50ml含鮮草1兩的糖漿備用。每日一次,每次50ml,臨睡前用溫開水沖服。觀察44例,服藥16天。服藥期間停服其他降壓藥物,但輔助藥如亞油酸丸、復(fù)方蘆丁等仍照常服用。按照1972年全國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壓病座談會規(guī)定的標(biāo)準(zhǔn)評定療效,結(jié)果降壓療效屬顯效者2例,有效28例,無效14例;癥狀療效屬顯效者5例,有效30例,無效9例。癥狀減輕較明顯者依次為頭脹目糊、眩暈、頸項板硬、失眠、便秘。服藥后有少數(shù)失眠或胃部不適,余未發(fā)現(xiàn)任何副作用和藥物反應(yīng)。據(jù)觀察,對原發(fā)性Ⅱ期高血壓癥,中醫(yī)辨證屬于陰虛陽亢而以陽亢為主的患者效果較好;對更年期婦女血壓增高及腎性高血壓的效果均不佳。2.止血:采用下列劑型內(nèi)服、注射或外用。2.1.煎劑:取見血住(黃開口)全草干品0.5-1兩,鮮品2-3兩,每日兩次煎服。2.2.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1g,肌肉注射,每次2-5ml,每日2次;或供作外用止血。亦可制成萄萄糖見血住注射液,供靜脈注射,每日2次,每次10ml。國外用粉劑:將見血住曬干(不宜炒)研粉,密封高壓消毒。用于外傷出血,將藥粉撒于出血的傷口上,以敷料輕輕壓迫,包扎,即可止血。此外,也可制成片劑、丸劑服用。臨床共觀察各種出血患者174例,用藥后很快止血。完全痊愈的計136例(78.2%),出血量顯著減少的共23例(13.2%), 無效15例(8.6%)。經(jīng)驗證明,見血住鮮草比干品作用強;靜脈注射劑較肌肉注射劑效果好。臨床應(yīng)用本品時,須配合其他藥物進(jìn)行病因治療。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2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總花草
下一篇: 黃接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