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Huánɡ Huā Mǔ
別名 : 大地丁草、拔膿消(《廣西中藥志》),黃花猛、膿見愁、地膏藥(《文山中草藥》),金盞花、單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隴(《貴州植藥調(diào)查》),黃花稔、黃花霧、黃花草、小柴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 《文山中草藥》
來源 : 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全草。秋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丘陵地、山坡、海濱、水溝邊或路旁。分布云南、廣東、廣西、臺灣、福建、貴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產(chǎn)于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狀柔軟綿毛。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長約1.5~4厘米,寬約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渾圓,邊緣有鋸齒;薄紙質(zhì),上面被短的星狀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柔毛;葉柄長約3~6毫米;托葉刺毛狀?;▎紊谌~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節(jié),長約1~2厘米;萼綠色,被星狀柔毛,5裂;花瓣5,黃色,闊倒卵形,先端鈍而微凹,基部連合,與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數(shù),花絲合生成管狀,無毛,有稀疏的腺狀乳頭突起;心皮8~10,圍繞中軸成環(huán)狀,平滑或稍有皺紋,長約2.5毫米,包藏于萼內(nèi)。蒴果近盤狀,直徑6~7毫米,成熟時心皮與中軸分離,頂部具2芒。花期11~12月。
性狀 : 干燥的全草,長短不一,幼枝被星狀柔毛,老枝無毛,有網(wǎng)眼狀紋理。葉多破碎,卷縮,完整的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葉面暗綠色,背面灰綠色,被星狀柔毛?;ㄉ谌~腋,黃色。氣微香,味淡。以干燥、無泥砂者為佳。
藥理作用 : 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縮離體朦鼠小腸,并能被抗組織胺藥所拮抗;對兔十二指腸的運(yùn)動并無影響。其葉含大量粘液質(zhì),可用作祛痰劑、潤滑劑者。本植物不含苦味質(zhì)、生物堿、揮發(fā)油、皂甙及三萜類;也有人報告其中含麻黃堿者。同屬植物Sida humilis對大鼠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抗炎作用。
歸經(jīng) : 《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腸諸經(jīng)。"
性味 : 甘辛,涼。①《廣西中藥志》:"味微酸澀,性涼,無毒。"②《廣東中藥》:"甘,淡。"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辛,涼。"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活血排膿。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痢疾,腸炎,黃疸,痔血,吐血,癰疽疔瘡。①《廣西中藥志》:"清涼拔毒,消腫排膿。葉:敷疔瘡,瘡癤。"②《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涼血止血,治腸痔痼疾,下血。"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fēng)解表,散瘀拔毒。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腸炎,菌痢,瘭疽疔瘡。"④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排膿生肌。治黃疸,瘧疾,化膿炎癥。"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1~3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 ①治勞力過度吐血:鮮黃花母全草二兩。合豬瘦肉燉服。(《泉州本草》)②治關(guān)節(jié)筋骨痛風(fēng):干黃花母全草,每次二兩,水煎服。(《泉州本草》)③治痔瘡腫毒,骨折(復(fù)位后,小夾板固定):黃花母鮮葉搗爛外敷患處。(《文山中草藥》)④治濕疹:黃花稔加水燉服。(《閩東本草》)⑤治外傷出血:黃花稔頭適量,搗敷創(chuàng)口。(《閩東本草》)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Huánɡ Huā Mǔ
別名 : 大地丁草、黃花谷拔、拔膿消、膠粘根、黃花猛、千斤遂、黃花仔、乏力草、小本黃花草、細(xì)迷馬樁棵、黃花地挑花、膿見愁、黃花猛、地膏藥、黃花稔、黃金樹、吸血草、生扯攏、疔瘡藥、梅肉草、硬枝黃花仔、黃仔草、賜米草、大號嗽血仔草、鬼柳根、樹仔草、黃花古粥、麻筆、塘羅達(dá)、裂葉雪麻頭、坡麻。
英文名 : Broomjutre Sida Herb
出處 : 出自《文山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da rhombifolia L.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除去雜質(zhì),鮮用呀曬干、烘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間,曠野和溝谷兩岸。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南、西南及福建、臺灣、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 白背黃花稔 直立亞灌木,高約1m。分枝多,枝被星狀綿毛。葉互生;葉柄長3-5mm,被星狀柔毛;托葉纖細(xì),刺毛狀,與葉柄近等長;葉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45mm,寬6-20mm。先端渾圓至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疏被星狀柔毛至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柔毛?;▎紊谌~腋,花梗長1-2cm,密被星狀柔毛,中部以上有節(jié);萼杯形,長4-5mm,被星狀短綿毛,裂片5,三角形;花黃色,直徑約1cm,花瓣倒卵形,長約8mm,先端圓,基部狹;雄蕊柱無毛,疏被腺狀乳突,長約5mm,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徑6-7mm,分果爿8-10,被星狀柔毛,先端具2短芒?;ㄆ谇?、冬季。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生長適應(yīng)性強(qiáng),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較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可直播或育苗定植。當(dāng)冬季種子成熟時,選擇植株下層飽滿且充分成熟的果實(shí),晾干后置通風(fēng)處貯藏。翌年春季3-4月播種,按行株距35cm×30cm開穴點(diǎn)播,或按35cm開行條播,覆土1cm,澆水保濕,播種后,氣溫在25℃以上時,10d左右出苗。田間管理 苗高4-5cm,具3-4片真葉時間苗,穴播者每穴留3株,條播者按株距10-12cm定苗,定苗后于6月、8月和10月分別在中耕除草后追施復(fù)合肥或農(nóng)家肥。
性狀 : 性狀鑒別 干燥全草長短不一,幼枝被星狀柔毛,老枝無毛,有網(wǎng)眼狀紋理。葉多破碎,卷縮,完整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葉上面暗綠色,下面灰綠色,被星狀柔毛?;ㄉ谌~腋,黃色。氣微香,味淡。以干燥,無泥砂者為佳。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N-甲基-β-苯乙胺(N-methyl-β-phenethylamine),麻黃堿(ephedrine),φ-麻黃堿(φ-ephedrine),鴨嘴花酚堿(vasicinol),鴨嘴花酮堿(va-sicinone),鴨嘴花堿(vasicine),膽堿(choline)及甜菜堿(betai-ne);葉含多種氨基酸: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谷氨酰胺(glutamine),丙氨酸(alanine),領(lǐng)氨酸(va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絲氨酸(serine),蘇氨酸(threonine)及酪氨酸(tyrosine);多種脂肪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亞油酸(linoleic acid),還含植物甾醇(phytosterols);種子油脂肪酸組成主要為亞油酸、錦葵酸(malvalic acid)及蘋婆酸(sterculic acid)。
藥理作用 : 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縮離體豚鼠小腸,并能被杭組織胺藥所拮抗;對兔十二指腸的運(yùn)動并無影響。其葉含大量粘液質(zhì),可用作祛痰劑、潤滑劑者。本植物不含苦味質(zhì)、生物堿、揮發(fā)油、皂甙及三萜類;也有人報告其中含麻黃堿者。同屬植物Sida humilis對大鼠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抗炎作用。
歸經(jīng) : 心;肝;肺;大腸;小腸經(jīng)
性味 : 味甘;辛;涼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感冒高熱;咽喉腫痛;濕熱瀉?。稽S疸;帶下;淋證;風(fēng)濕痿弱;頭暈;勞卷乏力;痔血;癰疽疔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大劑量可用至90g。外用:適量,搗敷。
復(fù)方 : ①治勞力過度吐血: 鮮黃花母全草二兩。合豬瘦肉燉服。(《泉州本草》)②治關(guān)節(jié)筋骨痛風(fēng): 干黃花母全草,每次二兩,水煎服。(《泉州本草》)③治癰瘡腫毒,骨折(復(fù)位后,小夾板固定);黃花母鮮葉搗爛外敷患處。(《文山中草藥》)④治濕疹:黃花稔加水燉服。(《閩東本草》)⑤治外傷出血: 黃花稔頭適量, 搗敷創(chuàng)口。(《閩東本草》)
各家論述 : 1.《廣西中藥志》:清涼拔毒,消腫排膿。葉: 敷疔瘡,瘡癤。2.《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涼血止血,治腸痔痼疾,下血。3. 廣外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fēng)解表,散瘀報毒。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腸炎,菌痢,瘭疽疔瘡。4.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排膿生肌。治黃疸,瘧疾,化膿炎癥。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3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花地錦苗
下一篇: 黃花遠(yuǎn)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