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ù Jiānɡ Zǐ Jīnɡ
出處 :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莖枝。隨時可采。
性味 : 《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無毒。"
功能主治 : 《貴州民間藥物》:"調(diào)冷氣,散氣郁,止痛,表痧疹,助消化。"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研末。
復方 : 治小兒腹脹:木姜子莖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ù Jiānɡ Zǐ Jīnɡ
英文名 : Stem of pungent Litse, Stem of Fourflower Litse, Stem of chun Litse
出處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木姜子等的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itsea euosma W.W.Smith2.Litsea mollis Hemsl.[Litsea mollifolia Chun]3.Litsea pungens Hemsl.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地闊葉林中濕潤處。2.生于山坡灌叢中或常綠闊葉林緣或次生闊葉林中。3.生于溪旁和山地陽坡雜木林中或林緣。資源分布:1.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2.分布于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東部等地。3.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 1.清香木姜子 落葉小喬木,高10m。幼枝有短柔毛;頂芽圓錐形,外被黃褐色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5cm;葉片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7-14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略圓,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粉綠色,被疏柔毛,中脈稍密。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常4個簇生于短枝上,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黃綠色或黃白色,橢圓形,長約2mm;能育雄蕊9,花絲有灰黃色柔毛,花藥4室,皆內(nèi)向瓣裂。果球形,直徑5-7mm,先端具小尖頭,成熟時黑色;果柄長4mm,果托不增大,有稀疏短柔毛?;ㄆ?-3月,果期9月。2.毛葉木姜子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m。幼枝灰褐色,密被短柔毛,老時脫落;頂芽圓錐形,鱗片外面有柔毛。葉互生或聚生于枝頂;葉柄被白色柔毛;葉片長圓形橢圓形,長4-12cm,寬2-4.8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無毛,僅中脈疏被柔毛,下面綠白色,密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常2-3個簇生于短枝上;花單性雌雄異株,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黃色,寬倒卵形;能育雄蕊9,花絲有柔毛;退化雌蕊無。果球形,直徑約5mm,果托很小,成熟時藍黑色,果梗長5-8mm,有稀疏短柔毛?;ㄆ?-4月,果期9-10月。3.木姜子,落葉小喬木,高3-7m?;ㄖ氶L。葉簇聚于枝端,紙質(zhì),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0cm,初有絹絲狀短柔毛,后漸變?yōu)槠交?;葉柄有毛?;▎涡?,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由8-12朵花組成,具短梗;花先于葉開放;總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黃色,花梗細小,長1-1.5cm,有絹絲狀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藥4室,瓣裂,全內(nèi)向,花絲僅于基部有細毛;雌花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藍黑色,直徑約7-10mm;果梗上部稍肥大?;ㄆ?-4月。果期8-9月。
化學成分 : 清香木姜子莖枝含揮發(fā)油。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
性味 : 辛;溫
功能主治 : 散寒止痛;行氣消食;透疹。主胃寒腹痛;食積腹脹;麻疹透發(fā)不暢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各家論述 : 《貴州民間藥物》:調(diào)冷氣,散氣郁,止痛,表痧疹,助消化?!逗纤幬镏尽罚褐涡焊姑洠耗窘忧o一兩。水煎服。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3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木姜子
下一篇: 木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