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ǐ Zǎi Lán
別名 : 碎米蘭、蘭花米、珠蘭、木珠蘭
來源 : 楝科米仔蘭屬植物樹蘭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葉及花入藥。夏季花開放時收集曬干。
性味 : 枝、葉:辛,微溫?;ǎ焊?、辛,平。
功能主治 : 枝、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骨折,癰瘡?;ǎ盒袣饨庥簟S糜跉庥粜貝?,食滯腹脹。
用法用量 : 枝、葉3~4錢,水煎服,并用鮮葉搗爛調(diào)酒炒熱外敷?;?~3錢,水煎服。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Mǐ Zǎi Lán
別名 : 樹蘭(《臺灣府志》),暹羅花、魚子蘭(《廣州植物志》),千里香(《陸川本草》),蘭花米、珠蘭、木珠蘭(《四川中藥志》)。
出處 : 《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 : 為楝科植物米仔蘭的花朵或枝葉。夏季花開放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生境分布 : 多栽培于宅旁或庭園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四川等地。產(chǎn)廣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米仔蘭,又名:碎米蘭。常綠小喬木,高達(dá)5~6米。枝多,樹冠呈半圓形。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約13厘米,葉柄上有黑色腺點,葉軸上稍有翅;小葉3~5片,革質(zhì)有光澤,先端1片較長,兩側(cè)的小葉較小,基部的一對小葉更小,小葉無柄,狹橢圓形至狹橢圓狀披針形,長5~8厘米,先端鈍或鈍尖,全緣或呈微彼狀,基部楔形而下延。花單性與兩性同株,為腋生疏散的圓錐花序,長6~12厘米;花朵小而多,圓球形,甚芳香,花徑2毫米,具短梗;萼片5,綠色;花瓣5,黃色;雄蕊5,花絲合生成筒狀,花藥藏筒內(nèi);雌蕊1,1~2室,胚珠1~5粒。漿果,卵形或近球形,長10~12毫米,表面常有散生星狀鱗片?;ㄆ?~8月。
性狀 : 干燥的花朵呈細(xì)小均勻的顆粒狀,棕紅色。下端有一極細(xì)的花柄,基部有小宿萼5片;花冠由5片花瓣緊包組成,內(nèi)面有不太明顯的花蕊,淡黃色。體輕,質(zhì)硬稍脆。氣清香。以色金黃、香氣濃者為佳。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三萜成分米仔蘭醇等。
歸經(jīng) : 入肺、胃、肝三經(jīng)。
性味 : 味辛甘,性平。
注意 : 《四川中藥志》:"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 ①花:解郁寬中,催生,醒酒,清肺,醒頭目,止煩渴。治胸膈脹滿不適,噎膈初起,咳嗽及頭昏。(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藥志》)②《廣西藥植名錄》:"枝葉:治跌打,疽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熬膏涂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ǐ Zǎi Lán
別名 : 樹蘭、魚子蘭、千里香、蘭花米、珠蘭、木珠蘭、碎米蘭、而子蘭、魚骨木、秋蘭、米蘭。
英文名 : Flower of Chu-lan Tree
出處 : 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米仔蘭的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laia odorata Lour.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濕潤、肥沃的土壤和砂壤土林中,也常見栽培。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及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米仔蘭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7m。多分枝,幼嫩部分常被星狀銹色鱗片。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5-12cm,葉軸有狹翅;小葉3-5,對生,倒卵形至長圓形,長2-7cm,寬1-3.5cm,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無毛。圓錐花序腋生;花雜性,雌雄異株;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瓣5,黃色,長圓形至近圓形,極香;雄蕊5,花絲合生成簡,筒放花瓣略短,先端全緣;子房卵形,密被黃色粗毛,花柱極短,柱頭有散生的星狀鱗片。漿果卵形或近球形,徑約1cm,幼時被散生的星狀毛,后變無毛。種子有肉質(zhì)假種皮?;ㄆ?-11月。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能耐半蔭,不耐寒,氣溫在25-28℃生長最適宜,低于5℃易受凍害。喜陽光充足,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zhì)壤土栽培為宜。栽培技術(shù) 用扦插、高空壓條繁殖。扦插繁殖,育苗移栽法:北方6-8月;南方四季均可扦插。剪取當(dāng)年生木質(zhì)化的枝條,長10-15cm。插床用土,以粗砂、泥炭等為宜。用大花盆或木箱為插床。插穗基部用50×10-6吲哚乙酸浸泡15h或用5×10-5萘乙酸浸19h或用(20-25)×10-6-吲哚乙酸浸泡12-24h后沖洗,扦插;亦可在扦插前將插穗放于B12溶液中蘸一下,取出,經(jīng)1-2min進(jìn)行扦插。插穗需插入土中2/3,插床要用塑料薄膜或玻璃片蓋住,以保持床上有一定的溫濕度,以溫度25-28℃為宜,濕度95%,冬季室溫保持在15℃。經(jīng)2-3個月生根,成苗后盆栽或露地栽培。高空壓條繁殖:春夏間選一至二年生,直徑1cm左右枝條進(jìn)行環(huán)剝,寬3-5mm,用苔蘚或濕泥團(tuán)將環(huán)剝部分包裹,再用塑料薄膜緊緊包扎,苔蘚和泥土經(jīng)常保持濕潤。約經(jīng)2-3個月待生根較多,部分木質(zhì)化時,剪下盆栽。田間管理 幼苗宜遮蔭,忌陽光曝曬,栽后1個月施含磷的液肥,以后再施1次磷肥水。夏季管理,中午前后忌陽光直射,清晨與傍晚各澆水1次。冬季管理,溫室溫度10-20℃以上,低于5℃易受凍害,晴天中午澆透水1次,以后每隔7-10d澆1次水;當(dāng)葉面有積塵時,用水淋洗。寒冷天氣用塑料薄膜連盆套住,在上、中部剪3-4個孔,以利通氣。4月下旬出房,修剪換土,除去枯枝、病枝、弱枝、密枝,換盆時要除去支根和須根,開始選晴天搬出室外曬2-3h,但不能過夜。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煤煙病,用50%多菌靈500-1000倍液噴射,米仔蘭炭疽病、米仔蘭莖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射。蟲害有紅蜘蛛、介殼蟲,可用20%三氯殺螨醇液噴射。
性狀 : 性狀鑒別 細(xì)枝灰白色至綠色,直徑2-5mm,外表有淺溝織,并有突起的枝痕、葉痕及多數(shù)細(xì)小的疣狀突起。干燥的小葉片長橢圓形,長2-6cm,先端鈍,基部楔形而下延,無柄;上面有淺顯的網(wǎng)脈,下面羽脈明顯,葉緣稍反卷。薄革質(zhì),稍柔韌。
化學(xué)成分 : 枝葉含三萜類成分米仔蘭醇(aglaiol),米仔蘭酮二醇(aglaiondiol),米仔蘭三酸(aglaitriol)及其異構(gòu)體和米仔蘭酮(aglaione),并含生物堿:米仔蘭堿(odorine),米仔蘭酸堿(odorinol),以及苯并呋喃類化合物洛克米蘭醇(rocaglaol),洛克米蘭酰胺(rocaglamide),去甲基洛克米蘭酰胺(desmethylrocaglamide)和洛克米蘭酸甲酯(methyl rocaglate),另含一種嘧啶酮類化合物米仔蘭啶(aglaidin)。
歸經(jīng) : 肺;胃;肝經(jīng)
性味 : 辛;微溫
注意 : 《四川中藥志》: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散瘀腫。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涂。
各家論述 : 1.《四川中藥志》花:解郁寬中,催生,醒酒,清肺,醒頭目,止煩渴。治胸膈脹滿不適,噎膈初起,咳嗽及頭昏。2.《廣西藥植名錄》:枝葉:治跌打,疽瘡。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4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礞石
下一篇: 米碎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