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ǎ ěr Cǎo
別名 : 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竹葉菜、火柴頭、千日曬、大號日頭舅、大葉蘭花竹仔草、粉節(jié)草、大葉蘭花草、竹節(jié)花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飯包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mmelina hengalensis L.[Commelinacavaleriei Levi.]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田邊、溝內(nèi)或林下陰濕處。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飯包草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橫生,莖上部直立,基部匍匐,多少被毛。葉互生,有柄;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形,長3-6.5cm,寬1.5-3.5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漸狹而成闊柄狀,全緣,邊緣有毛,兩面被短柔毛或疏長毛或近無毛;葉鞘近膜質(zhì),有數(shù)條脈紋;蒼片漏斗狀,長約1.2cm,寬約1.6cm,與上部葉對生或1-3個聚生,無柄或具極短柄。聚傘花序數(shù)朵,幾不伸出苞片,花梗短;萼片3,膜質(zhì),其中2片基部常合生;花藍(lán)色,花瓣3,直徑約8mm;雄蕊6,能育雄蕊3,花絲絲狀,無毛;子房長圓形,具棱,長約1.5mm,花柱線形。蒴果橢圓形,膜質(zhì),長約5mm。種子5顆,腎形,黑褐色,表面有窩孔及皺紋?;ㄆ?-7月,果期11-12月。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正二十八醇(octacosanol),正三十醇(triacontanol),正三十一醇(dotriacontanol),見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以及芐基腺嘌呤(benzyladenine),并含飛燕草素-3-對-香豆酸葡萄糖甙(delphinidin-3-P-coumaric acid-glucoside)。 葉、花中含花色甙(anthocyanins),主要是矢車菊素3,3′,7′-三葡萄糖甙(cyanidin-3,3′,7′-triglucoside)、飛燕草素三葡萄糖甙(delphinidin triglucoside)及對-香豆?;w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P-coumaroyl-delphinidin-3,5-diglucoside)等。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熱病發(fā)熱;煩渴;咽喉腫痛;熱?。粺崃?;痔瘡;疔瘡癰腫;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馬甲子葉
下一篇: 馬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