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Qīnɡ Hāo Gēn
出處 : 《滇南本草》
來源 : 為菊科植物青蒿或黃花蒿的根。
功能主治 : 治勞熱骨蒸,關(guān)節(jié)酸疼,大便下血。
復(fù)方 : ①治虛癆發(fā)熱:青蒿根一錢,地骨皮一錢,柴胡根一錢(炒),鱉甲一錢(炙),石斛一錢。引用清明柳一錢,煨,點童便服。(《滇南本草》)②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青蒿根五錢至一兩,牛尾或豬腳七寸,燉二時許,飯前服。(《閩東本草》)③治大腸下血:青蒿根,單劑煎服。(《滇南本草》)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Qīnɡ Hāo Gēn
英文名 : Root of Sweet Wormwood
出處 :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annua L..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 : 黃花蒿 一年生草本,高40-150cm。全株具較強揮發(fā)油氣味。莖直立,具縱條紋,多分枝,光滑無毛。基生葉平鋪地面,開花時凋謝;莖生葉互生,幼時綠色,老時變?yōu)辄S褐色,無毛,有短柄,向上漸無柄;葉片通常為三回羽狀全裂,裂片短細,有極小粉末狀短柔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具細小的毛或粉末狀腺狀玟點;葉軸兩側(cè)具窄翅;莖上部的葉向下膛漸細小呈條形。頭關(guān)花序細小,球形,徑約2mm,具細軟短梗,多數(shù)組成圓錐狀;總苞小,于狀,花全為管狀花,黃色,外圍為雌花,中央為兩性花。瘦果橢圓形?;ㄆ?-10月,果期10-11月。
功能主治 : 。主勞熱骨蒸;關(guān)節(jié)酸疼;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5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6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青蒿
下一篇: 青蒿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