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Shuǐ Guǐ Jiāo
別名 : 引水蕉、郁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石蒜種植物蜘蛛蘭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cratium littoralis Jacq.;H.americana Roem.]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洗凈,切碎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qū)引種栽培。資源分布:原產熱帶美洲。
原形態(tài) : 蜘蛛蘭 多年生草本。鱗莖球形。葉10-12枚,無柄;葉片劍形,長45-75cm,寬2.5-6cm,先端急尖,基部漸狹,深綠色,多脈?;ㄇo扁平,實心,高30-80cm;佛焰苞狀總苞片長5-8cm,基部極闊;花莖頂端生花3-8朵;花白色,無柄;花被管圓柱形,纖細,長短不等,長者可達10cm以上;花被裂片線形,通常短于花被管;雄蕊著生于花被管喉部,花絲基部合生成杯形體(雄蕊杯),鐘形或闊漏斗形,長約2.5cm,有齒,花絲分離部分長3-5cm,花藥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約與雄蕊等長或更長。蒴果肉質。花期夏末秋初。
化學成分 : 鱗莖含生物堿:水鬼蕉堿( pancratistatine),水仙克拉辛堿(narciclasine),7-脫氧水仙克拉辛堿(7-deoxynarci-clasine),7-脫氧-反式-二氫水仙克拉辛堿(7-deoxy-trans-dihy-dronarciclasine),水鬼蕉種堿(littoraline),多花水仙堿(tazettine),漳州水仙堿(pretazettine),石蒜堿(lycorine),高石蒜堿(homolycorine),石蒜倫堿( lycorenine),O-甲基石蒜倫堿(O-methyllycorenine),小星蒜堿(hippeastrine),山蒜胺(lycoramine),去甲基海邊全能花定堿(demethylmaritidine),網(wǎng)球花胺(hae-manthamine),條紋堿(vittatine),4,5-二氫雙色水仙堿(4,5-dihy-drobicolorine),6α-去氧-8-氧多花水仙堿(macronine)及木脂體:開環(huán)異落葉松樹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
藥理作用 : 1.抗腫瘤作用:水鬼蕉堿對鼠P388淋巴細胞白血病有抑制作用,體外對P388細胞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半數(shù)有效量為0.01μg/ml,水鬼蕉堿在體內對鼠M5076卵巢腫瘤亦有抑制作用。水鬼蕉另2個成分假水仙堿和7-脫氧假水仙堿亦有抗腫瘤作用。2.抗病毒作用:水鬼蕉堿具很強的抗RNA病毒的作用。
性味 : 辛;溫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消腫止痛。主風濕關節(jié)痛;跌打腫痛;癰疽瘡腫;痔瘡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搗敷;或烤熱纏裹。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8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水銀
下一篇: 水鬼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