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ě Zōnɡ
別名 : 山棕
出處 : 《云南恩茅中草藥選》
來(lái)源 : 為棕櫚科植物雙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或竹林邊。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雙籽藤,又名:雙子棕 性味 : 酸澀,涼 功能主治 : 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兩 復(fù)方 : 治血崩:野棕配茜草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ě Zōnɡ 別名 : 山棕 英文名 : Root of Caudate Two-seeded Palm 出處 :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雙籽藤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idymosperma caudatum (Lour.) H.E.Moore[Borassus cardatus Lour;Didymosperma caudatum(Lour)]H. Wendl. Et Drude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皮部,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密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南部、海南和云南 原形態(tài) : 雙籽藤,叢生灌木 歸經(jīng) : 肺;脾經(jīng) 性味 : 味酸;澀;性涼 功能主治 : 涼血止血;收斂固脫。主月經(jīng)過(guò)多,崩漏;咯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60g 復(fù)方 : 治血崩: 野棕配菌草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9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郁金
下一篇:
野黃瓜
《中華本草》:野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