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nɡ Dà Jǐ
別名 : 大戟、龍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脹草、將軍草、震天雷
英文名 : 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
來源 :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凈,曬干。
性狀 : 本品呈不整齊的長圓錐形,略彎曲,常有分枝,長10~20cm,直徑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皺紋、橫向皮孔及支根痕。頂端略膨大,有多數(shù)莖基及芽痕。質(zhì)堅(jiān)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或淡黃色,纖維性。氣微,味微苦澀。
貯藏 : 置干燥處,防蛀。
炮制 : 京大戟: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醋京大戟:取凈京大戟,照醋煮法(附錄Ⅱ D)煮至醋吸盡。每100kg京大戟,用醋30kg。
鑒別 : (1)本品粉末淡黃色。淀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3~15μm,臍點(diǎn)點(diǎn)狀或裂縫狀;復(fù)粒由2~3分粒組成。草酸鈣簇晶直徑19~40μm。具緣紋孔及網(wǎng)紋導(dǎo)管較多見,直徑26~50μm。纖維單個(gè)或成束,壁較厚,非木化。無節(jié)乳管多碎斷,內(nèi)含黃色微細(xì)顆粒狀乳汁。(2)取本品手切薄片2 片,一片加冰醋酸與硫酸各1 滴,置顯微鏡下觀察,在韌皮部乳管群處呈現(xiàn)紅色,5 分鐘后漸褪去;另一片加氫氧化鉀試液,呈棕黃色。
歸經(jīng) : 歸肺、脾、腎經(jīng)。
性味 : 苦,寒;有毒。
注意 : 孕婦禁用;不宜與甘草同用。
功能主治 : 瀉水逐飲。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 : 1.5~3g。
摘錄 : 《中國藥典》
拼音注音 : Jīnɡ Dà Jǐ
別名 : 龍虎草、將軍草、九頭獅子
英文名 : PekingeEuphorbia Root
來源 : 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干燥。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產(chǎn)江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全株含乳汁。莖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3~8cm,寬5~13mm,全緣。傘形聚傘花序頂生,通常有5傘梗,腋生者多只有工梗,傘梗頂生1杯狀聚傘花序,其基部輪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苞片5,杯狀聚傘花序總苞壇形,頂端4裂,腺體橢圓形;雄花多數(shù),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頂端 2淺裂。蒴果三棱狀球形,表面有疣狀突起?;ㄆ?~5月,果期6~7月。
性狀 : 根長圓錐形或圓柱形,稍彎曲,常有分枝,長10~20cm,直徑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扭曲縱溝紋及橫長皮孔,根頭膨大,有多數(shù)圓形莖痕。質(zhì)堅(jiān)硬,折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苦澀。性寒,味苦;有毒。
化學(xué)成分 : 含大戟甘(euphornin),并含大戟酸、三萜醇、有機(jī)酸、鞣質(zhì)、樹脂膠、糖等。
功能主治 : 瀉水逐飲。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0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交連假瘤蕨
下一篇: 假友水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