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í Lín Wū Tóu
英文名 : Root of Kirin Monkshood
出處 : 始載于《東北植物檢索表》。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毛莨科植物吉林烏頭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kivinense Nakai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采挖根部,去凈泥土及須根,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草坡、林邊或紅松林中。資源分布:分面于黑龍江東部、吉林、遼寧千山以東。
原形態(tài) : 吉林烏頭多年生草木,高80-120cm。直根,暗褐色。莖直立,下部被伸展的黃色長柔毛,上部被反曲的黃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0-30cm;葉片腎狀五角形,長12-17cm,寬20-24cm,3深裂,中央裂片寬菱形,3深裂,側(cè)裂片2-3中裂或深裂,裂片1-2淺裂,小裂片有尖粗齒,上面被短曲柔毛,下面脈上被長毛或近無毛??偁罨ㄐ蛴?-17朵花,花序軸和花梗被反曲短柔毛;花梗長8-12m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花兩性,兩側(cè)對稱;萼片5,花瓣狀,黃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圓筒形,高1.4-1.8cm,喙短,下緣稍凹,長9-10mm,側(cè)萼片寬倒卵形,長約8mm,下萼片狹橢圓形;花端膨大,直或向后彎曲;雄蕊多數(shù),花絲全緣,無毛或具緣毛;心皮3,無毛。蓇葖果,長1-1.2cm,無毛。種子多數(shù),三棱形,長約2.5mm,密生波狀橫狹翅?;ㄆ?-9月,果期8-10月。
歸經(jīng) : 肝;胃經(jīng)
性味 : 辛;苦;溫;有毒
注意 : 孕婦禁服。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散寒止痛。主風(fēng)寒濕痹;手足拘攣;心腹冷痛;癰瘡腫痛;牙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遼寧中藥志》:根可用于治療胃脘疼痛,獲得滿意療效。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1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吉利子樹
下一篇: 吉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