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ì Huā
別名 : 紙末花,雞寄(《植物名實(shí)圖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間草藥》),土墻花(《湖南藥物志》)。
出處 : 《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源 : 為金縷梅科植物檵花的花。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矮林間。分布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 檵花,又名:檵木、山漆柴、鐵樹子、閃目木、刀煙木、鋸木條、楊甬樹、桎木柴。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約1~4米。樹皮深灰色;嫩枝、新葉、花序、花萼背面和果,均有淡棕黃色星狀短柔毛。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6厘米,寬8~20毫米,先端短尖頭,基部鈍,不對稱,全緣,革質(zhì);葉柄長2~9毫米?;?~8朵簇生枝端;無柄;花萼短,4裂;花瓣4,淡黃白色,條形;雄蕊4,花絲極短,花藥裂瓣內(nèi)卷,藥隔伸出成刺狀;雌蕊倒卵形,子房半下位,2室,柱頭2,有毛狀突起物。蒴果球形,徑約7毫米,褐色,室背開裂;種子橢圓形白色?;ㄆ?月。果期10月。
化學(xué)成分 : 花含槲皮素0.156%和異槲皮甙0.321%。
歸經(jīng) : 《閩東本草》:"入肺、脾、胃、大腸四經(jīng)。"
性味 : 《閩東本草》:"性平,味微甘澀。"
功能主治 : 清暑解熱,止咳,止血。治咳嗽,咯血,遺精,煩渴,鼻衄,血痢,泄瀉,婦女血崩。①《江西民間草藥》:"治鼻衄。"②《閩東本草》:"清暑解熱,止咳止血。治燥嗽,咳血,煩渴,血痢,泄瀉。"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4餞。
復(fù)方 : ①治鼻衄:檵花四錢,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②治痢疾:檵花三錢,骨碎補(bǔ)三錢,荊芥一錢五分,青木香二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③治血崩:檵花四錢燉豬肉,一日分?jǐn)?shù)次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④治遺精:檵木花四錢,豬瘦肉四兩。水燉,服湯食肉,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ì Huā
別名 : 紙末花、白清明花
英文名 : Chinese Loropetalum Herb, Chinese Loropetalum flower
出處 : 出自《植物名實(shí)圖考》:檵花,江西、湖南山崗多有之。叢生綱莖,葉似榆而小,厚澀無齒。春開細(xì)白花,長寸余,如剪素紙,一朵數(shù)十條,紛披下垂,凡有映山紅處即有之,紅白齊炫,如火如荼。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檵木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ropetalum chinense( R. Br.) Oliv.采收和儲藏:清明前后采收陰干,貯干燥處。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于向陽山坡、路邊、灌木林、丘陵地及郊野溪溝邊。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中部、南部及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 檵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1-4m。樹皮深灰色;嫩枝、新葉、花序、花萼背面和蒴果均被黃色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2-3mm;托葉早落;葉片革質(zh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6cm,寬0.8-2cm,先端短尖頭,基部鈍,不對稱,全緣?;?-8簇生小枝端,無柄;花萼短,4裂;花瓣4,條形,淡黃白色;雄蕊4,花絲極短,花藥裂瓣內(nèi)鄭,藥隔伸出成刺狀;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極短。木質(zhì)蒴果球形,長約1cm,褐色,先端2裂。種子2,長卵形,長4-5mm?;ㄆ?-5月,果期10月。
栽培 : 1.氣候土壤: 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利土壤要求不高,可利用荒坡或林邊栽種。2.種植: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作1.3m寬的畦,在畦上開橫溝,溝距33cm,深約3cm,播幅10-13cm,每畝用種子15-20斤,勻撒海里,施人畜糞水后,蓋草木灰約1cm厚。培育至第4年春季即可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備約1m開穴,每穴栽苗2株,填士壓緊,澆水。3.夜育苗期中,第 1、2年要中耕除草4次,在4、6、8、11月中進(jìn)行。追肥3次,在4、6、11月中除后進(jìn)行,肥料可用人畜糞水。栽種的第1、2年要松土除草3次,在6、8、11月進(jìn)行,并在6、8月除草后各退肥1次,以后每年6月和 11月各松土除草1次。
性狀 : 性狀鑒別,花常3-8朵簇生,基部有短花梗。脫落的單個花朵常皺縮呈條帶狀,長1-2cm,淡黃色或淺棕色;濕潤展平后,花萼筒杯狀,長約5mm,4裂,萼齒卵形,表面有灰白色星狀毛,花瓣4片,帶狀或倒卵匙形,淡黃色,有明顯的棕色羽狀脈紋,雄蕊4枚,花絲級短,與鱗片退化雄蕊互生,子房下位,花柱極短,柱頭2裂。。質(zhì)柔韌。氣微清香,味淡微苦。
化學(xué)成分 : 檵花含槲皮素(quercetin)與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藥理作用 : 1.干葉粉末對兔股動脈切口有止血作用。2.3.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54g/kg。4.檵木黃酮能明顯增加貓冠狀竇流量,減慢心率,并有擴(kuò)張外周血管的作用。
歸經(jīng) : 且;脾;大腸經(jīng)
性味 : 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 : 清熱止咳;收斂止血。主肺熱咳嗽;咯血鼻衄;便血;痢疾;泄瀉;崩漏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揉團(tuán)寒鼻。
復(fù)方 : ①治鼻衄: 檵花四錢,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②治痢疾: 檵花三錢,骨碎補(bǔ)三錢,荊芥一錢五分,青木香二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③治血崩: 檵花四錢燉豬肉,一日分?jǐn)?shù)次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④治遺精: 根木花四錢,豬瘦肉四兩。水燉,服湯食肉,每曰一劑。 (《江西草藥》)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2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江南榿木
下一篇: 江珧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