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ì Mǐ
別名 : 粢米、穄米(《補缺肘后方》),糜子米(《飲膳正要》)。
出處 : 《別錄》
來源 : 為禾本科植物黍的種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殼用。
歸經 : 入脾、胃經。①《本草求真》:"入脾。"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性味 : 甘,平。①《別錄》:"味甘,無毒。"②《千金·食治》:"味甘,平,無毒。"③《本草拾遺》:"性冷。"
注意 : 《日華子本草》:"多食發(fā)冷氣。不可與川附子同食。"
功能主治 : 和中益氣,涼血解暑。①《別錄》:"主益氣,補不足。"②《千金·食治》:"益氣安中,補虛和胃,宜脾。"③《日華子本草》:"治熱,壓丹石毒,能解苦瓠毒。"④《綱目》:"涼血解暑。"
用法用量 : 內服:煮食或研末。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2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積雪草
下一篇: 筋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