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nɡ Jiè Gēn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根。
功能主治 : 治吐血,牙痛,瘰疬。
復(fù)方 : ①治吐血不止:荊芥連根,洗,搗汁半盞服;干穗為末亦可。(《經(jīng)驗方》)②治風熱牙痛:荊芥根、烏桕根、蔥根等分。煎湯頻含漱之。(《綱目》)③治瘰疬潰爛:荊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湯,溫洗良久,看爛破處紫黑,以針一刺,去血再洗;用樟腦、雄黃等分,為末,麻油調(diào)掃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掃,以愈為度。(《活法機要》)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īnɡ Jiè Gēn
英文名 : Root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裂葉荊芥和多裂葉荊芥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multifida tenuifolia (Benth.) Briq. S.multifida (L.) Briq.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坡路旁或山谷。海拔在540-2700m之間。多栽培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60-100cm。具強烈香氣。莖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基部棕紫色。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 功能主治 : 止血;止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每次3-5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水煎洗或漱口。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2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荊三棱
下一篇:
荊芥葉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