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ìn Cǎo
別名 : 綠竹、馬耳草、馬耳朵草 來源 : 禾本科藎草Arthraxon hispidus (Thunb.)Makino var. centrasiaticus Honda 生境分布 : 全國各地。 化學(xué)成分 : 含馬耳草素arthraxin C21H16O9。 性味 : 苦,平。 功能主治 : 清熱,降逆,止咳平喘,解毒,袪風(fēng)濕。主治肝炎,久咳氣喘,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腺炎,乳腺炎。外用治疥癬,皮膚瘙癢,癰癤。 用法用量 : 0.5~1兩,水煎服。外用藎草2兩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Jìn Cǎo 別名 : 菉竹(《詩經(jīng)》) 出處 : 《本經(jīng)》 來源 : 為禾本科植物藎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長山坡草地和陰濕處。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 化學(xué)成分 : 葉和莖含烏頭酸 性味 : ①《本經(jīng)》:"味苦 注意 : 《本草經(jīng)集注》:"畏鼠婦 功能主治 : 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①治氣喘上氣:馬耳草四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ìn Cǎo 別名 : 菉竹、王芻 英文名 : Herb of Hispid Arthraxon 出處 :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唐本草》:藎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藎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山坡 原形態(tài) : 藎草 化學(xué)成分 : 葉和莖含烏頭酸(aconiti cacid) 性味 : 苦;平 注意 : 《本草經(jīng)集注》:畏鼠婦 功能主治 : 止咳定喘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復(fù)方 : ①治氣喘上氣:馬耳草四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②治惡瘡疥癬:馬耳草搗爛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各家論述 : 1.《本經(jīng)》:主久咳上氣喘逆,久寒,驚悸,痂疥,白禿瘍氣,殺皮膚小蟲。2.《藥性論》:治一切惡瘡。3.《吉林中草藥》:驅(qū)寒定喘。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薺菜花
下一篇:
莙荙子
《中藥大辭典》:藎草
《中華本草》: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