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藎草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10:36:37

      《全國中草藥匯編》:藎草

      拼音注音 : Jìn Cǎo

      別名 : 綠竹

      、馬耳草、馬耳朵草
      、中亞藎草

      來源 : 禾本科藎草Arthraxon hispidus (Thunb.)Makino var. centrasiaticus Honda

      ,以根、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 全國各地

      化學(xué)成分 : 含馬耳草素arthraxin C21H16O9

      性味 :

      ,平

      功能主治 : 清熱,降逆

      ,止咳平喘
      ,解毒
      ,袪風(fēng)濕。主治肝炎
      ,久咳氣喘
      ,咽喉炎,口腔炎
      ,鼻炎
      ,淋巴腺炎
      ,乳腺炎
      。外用治疥癬,皮膚瘙癢
      ,癰癤

      用法用量 : 0.5~1兩,水煎服

      。外用藎草2兩
      ,水煎外洗。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藎草

      拼音注音 : Jìn Cǎo

      別名 : 菉竹(《詩經(jīng)》)

      ,王芻(《毛詩傳》)
      ,黃草(《吳普本草》),蓐
      、鴟腳莎(《爾雅》郭璞注)
      ,菉蓐草(《唐本草》),細葉莠竹
      、毛竹(《廣州植物志》)
      ,馬耳草(《吉林中草藥》)。

      出處 : 《本經(jīng)》

      來源 : 為禾本科植物藎草的全草

      。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長山坡草地和陰濕處。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

      。稈細弱,無毛
      ,基部傾斜
      ,高30~45厘米,多節(jié)
      ,常分枝
      ,基部的節(jié)著土后易生根。葉鞘短于節(jié)間
      ,生短硬疣毛
      ;葉舌膜質(zhì)
      ,邊緣具纖毛;葉片卵狀披針形
      ,長2~4厘米
      ,寬8~15毫米,基部星心形抱莖
      ,除下部邊緣生纖毛外
      ,余均無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偁罨ㄐ蚣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長1.5~3厘米,2~10枚
      ,呈指狀排列或簇生于莖頂
      ;有柄小穗退化,僅剩短柄
      ;無柄小穗長4~4.5毫米
      ,卵狀披針形,灰綠色或帶紫色
      ;第1穎具7~9脈
      ,先端鈍;第2穎與第1穎等長
      ,舟形
      ,具9脈,而兩側(cè)脈不明顯
      ,先端尖
      ;第1外稃長圓形,先端尖
      ,長約為第1穎的2/3
      ;第2外稃與第1外稃等長,近基部伸出1曲膝的芒
      ;雄蕊2
      ,花藥黃色或紫色,長0.7~1毫米
      。穎果長圓形
      ,與稃體幾等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果期8~10月。

      化學(xué)成分 : 葉和莖含烏頭酸

      、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藎草素。

      性味 : ①《本經(jīng)》:"味苦

      ,平
      。"②《別錄》:"無毒。"

      注意 : 《本草經(jīng)集注》:"畏鼠婦

      。"

      功能主治 : 止咳

      、定喘,殺蟲
      。①《本經(jīng)》:"主久咳上氣喘逆
      ,久寒,驚悸
      ,痂疥
      ,白禿瘍氣,殺皮膚小蟲
      。"②《藥性論》:"治一切惡瘡。"③《吉林中草藥》:"驅(qū)寒定喘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2~4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復(fù)方 : ①治氣喘上氣:馬耳草四錢

      。水煎,日服二次
      。(《吉林中草藥》)②治惡瘡疥癬:馬耳草搗爛敷患處
      。(《吉林中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藎草

      拼音注音 : Jìn Cǎo

      別名 : 菉竹、王芻

      、戾草
      、黃草、蓐
      、鴟腳莎
      、盭草、晉灼
      、蓐草
      、細葉秀竹、馬耳草
      、馬耳朵草

      英文名 : Herb of Hispid Arthraxon

      出處 :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唐本草》:藎草

      ,葉似竹而細薄,莖亦圓小
      。生平澤溪澗之側(cè)
      ,荊襄人煮以染黃
      ,色極鮮好。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采收和儲藏:7-9月割取全草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山坡

      、草地和陰濕處
      。資源分布:全國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藎草

      ,一年生草本
      。稈細弱無毛,基部傾斜
      ,高30-45cm
      ,分枝多節(jié)。葉鞘短于節(jié)間
      ,有短硬疣毛
      ;葉舌膜質(zhì),邊緣具纖毛
      ;葉片卵狀披針形
      ,長2-4cm,寬8-15mm
      ,除下部邊緣生纖毛外
      ,余均無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偁罨ㄐ蚣毴?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長1.5-3cm,2-10個成指狀排列或簇生于稈頂
      ,穗軸節(jié)間無毛
      ,長為小穗的2/3-3/4,小穗攣生
      ,有柄小穗退化成0.2-1mm的柄
      ;無柄小穗長4-4.5mm,卵狀披針形
      ,灰綠色或帶紫色
      ;第1穎邊緣帶膜質(zhì),有7-9脈
      ,脈上粗糙
      ,先端鈍;第2穎近膜質(zhì)
      ,與第1穎等長
      ,舟形
      ,具3脈,側(cè)脈不明顯
      ,先端尖
      ;第1外稃,長圓形
      ,先端尖
      ,長約為第1穎的2/3,第2外稃與第1外稃等長
      ,近基部伸出1膝曲的芒
      ,芒長6-9mm,下部扭轉(zhuǎn)
      ;雄蕊2
      ;花黃色或紫色,長0.7-1mm
      。穎果長圓形
      ,與稃體幾等長?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果期8-11月。

      化學(xué)成分 : 葉和莖含烏頭酸(aconiti cacid)

      、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
      、藎草素(anthraxin)

      性味 : 苦;平

      注意 : 《本草經(jīng)集注》:畏鼠婦

      功能主治 : 止咳定喘

      ;殺蟲解毒。主久咳氣喘
      ;肝炎
      ;咽喉炎;口腔炎
      ;鼻炎
      ;淋巴結(jié)炎;乳腺炎
      ;瘡瘍疥癬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6-15g。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搗敷

      復(fù)方 : ①治氣喘上氣:馬耳草四錢

      。水煎,日服二次
      。(《吉林中草藥》)②治惡瘡疥癬:馬耳草搗爛敷患處
      ,(《吉林中草藥》)

      各家論述 : 1.《本經(jīng)》:主久咳上氣喘逆,久寒

      ,驚悸
      ,痂疥,白禿瘍氣
      ,殺皮膚小蟲
      。2.《藥性論》:治一切惡瘡。3.《吉林中草藥》:驅(qū)寒定喘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生草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
      、羊咪青、青心草
      、臭大青
      、鴨公青、淡婆婆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
      、苦,涼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苿游锷窖蚧蚓d羊的睪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