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角蒿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10:41:51

      《中藥大辭典》:角蒿

      拼音注音 : Jiǎo Hāo

      別名 : 烏曲瑪保(藏名)

      英文名 : HERBA INCARVILLAE

      來源 : 本品為紫葳科植物密花角蒿Incarvilla compacta Maxim.的干燥全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ㄊ⑵诓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洗凈泥土
      ,晾干

      性狀 : 本品根圓柱狀

      ,上端常殘留有莖和葉的殘基
      ,質(zhì)脆
      ,斷面類白色至淡黃色
      ,皮部顏色較深
      ,疏松
      ,顆粒狀,髓明顯
      。葉皺縮
      ,完整葉片長矩圓形,羽狀全裂
      ,裂片大小不一,暗綠至淡黃色
      。花皺縮
      ,淡紫色或黑褐色
      ;濕展后呈漏斗狀,先端5淺裂,雄蕊4,柱頭漏斗形
      ,偶見蒴果
      ,具4棱。氣微
      ,味淡

      貯藏 :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炮制 : 除去雜質(zhì)

      ,切段

      性味 : 溫,苦

      、甘

      功能主治 : 調(diào)經(jīng)活血,祛風(fēng)濕

      ,消炎利耳
      ,益脈。種子用于中耳炎
      ;根用于虛弱
      ,頭暈,胸悶
      ,腹脹
      ,咳嗽,月經(jīng)不調(diào)
      ;葉用于咳嗽

      用法用量 : 3~5g。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藥大辭典》:角蒿

      拼音注音 : Jiǎo Hāo

      別名 : 羊角草(《東北植物藥圖志》)

      ,羊角蒿(《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羊羝角棵(《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 《唐本草》

      來源 : 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

      。7~8月間
      ,割取莖葉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長于山坡

      、田野及路旁
      。分布東北、華北至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

      ,高35~100厘米。莖直立
      ,具縱溝紋及棱角
      。葉互生;葉片2~3回羽狀深裂
      ,最終裂片狹線形
      ,長0.5~1.5厘米,寬2~3毫米
      ,先端銳尖
      ,全緣,近革質(zhì)
      ;柄長1~3厘米
      。疏總狀花序頂生;通常具3~5朵花
      ,有時(shí)1花單生莖頂
      ;苞片3枚,錐形
      ;花梗短
      ;萼鐘狀,5深裂
      ,先端銳尖
      ;花冠漏斗形,紫色
      ,先端5裂
      ,裂片鈍圓,最下1片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雄蕊4
      ,2強(qiáng)
      ,花絲絲狀;子房上位
      ,2室
      ,柱頭2裂
      。蒴果長角狀,略向外彎曲
      ,長5~10厘米
      ,直徑約4毫米,成熟時(shí)2裂
      。種子多數(shù)
      ,圓形或矩圓形,周圍具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7月。果期7~8月

      性狀 : 干燥全草

      ,莖圓柱形,多分枝
      ,表面淡綠色至黃綠色
      ,略具細(xì)棱或縱紋,光滑
      。葉多破碎或脫落
      。莖上部具總狀排列的蒴果,多開裂
      ,內(nèi)具中隔
      ;種子扁平,具膜質(zhì)的翅
      。莖脆
      ,易折斷,斷面黃白色
      。氣微
      ,味淡。

      性味 : ①《唐本草》:"味辛苦

      ,平
      ,有小毒。"②《醫(yī)林纂要》:"辛苦
      ,寒
      。"

      功能主治 : 治口瘡,齒齦潰爛

      ,耳瘡
      ,濕疹,疥癬,陰道滴蟲病
      。①《唐本草》:"主甘濕霞諸惡瘡有蟲者
      。"②《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干濕皮疹,陰道滴蟲病
      ,疥瘡
      ,齒齦腐爛及耳瘡,燒灰涂擦
      。風(fēng)濕痹痛
      、筋骨疼痛,煎湯熏洗
      。"

      用法用量 : 外用:燒存性研末摻

      ,或煎湯熏洗。

      復(fù)方 : ①治齒靳宣露:角蒿灰夜敷靳間使?jié)M

      ,勿食油
      。(《千金方》)②治口中瘡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瘡:角蒿灰敷之
      。有汁吐之
      ,不得咽也。(《千金方》)③治小兒口瘡:角蒿灰貼瘡
      。(《小兒宮氣方》)④治月蝕耳瘡:蒿灰摻之良
      。(《瀕湖集簡方》)

      備注 : 本品在遼寧、吉林

      、內(nèi)蒙古
      、河北、山東等地作透骨草入藥
      。參見"透骨草"條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藥大辭典》:角蒿

      拼音注音 : Jiǎo Hāo

      別名 : 烏確瑪爾布(藏名)

      出處 :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 為紫葳科植物藏角蒿的根及種子。7~9月挖根

      ,3~9月采收成熟種子

      生境分布 : 生于向陽山坡、路旁

      、田邊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塊根粗厚

      ,根莖短
      。單葉基出,大頭羽狀深裂
      ,形似蘿卜葉
      。先花后葉
      ,花大,單生于花莖上
      ,紫紅色,稍呈唇形
      。蒴果
      ,成熟時(shí)開裂;種子有翅

      性味 : 性溫

      ,味甘淡。

      功能主治 : 滋補(bǔ)強(qiáng)壯

      。治產(chǎn)后乳少
      ,久病虛弱,頭暈
      ,貧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角蒿

      拼音注音 : Jiǎo Hāo

      別名 : 羊角草

      、羊角蒿、羊羝角棵
      、落豆秧
      、透骨草、草藤
      、大力草
      、野芝麻、老鸛嘴棵
      、鱉肚草
      、獨(dú)角虎、羊犄角
      、雞嘴兒
      、豬牙菜

      英文名 : Chinese Incarvilla Herb, Herb of Chinese Incarvillea

      出處 : 出自《唐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Inacruillea sinensis Lam. [I. Uariabilis Batalin; I.sinensis Lam. Subsp. Uariabilis (Batalin) Grierson]采收和儲(chǔ)藏:夏
      、秋季采收,切段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田野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
      、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
      、陜西
      、寧夏、甘肅
      、青海
      、山東、河南
      、四川
      、云南、西藏

      原形態(tài) : 角蒿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

      ,具分枝的莖,同達(dá)80cm
      。根近木質(zhì)而分枝
      。葉互生;葉柄長1-3cm
      ;葉片二至三回羽狀細(xì)裂
      ,形態(tài)多弈異,小葉不規(guī)則細(xì)裂
      ,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
      ,具細(xì)齒或全緣。頂生總狀花序
      ,疏散
      ,長達(dá)20cm;花梗長1-5mm
      ;小苞片綠色
      ,線形,長3-5mm
      ;花萼鐘狀
      ,綠色帶紫紅色,長
      、寬均約5mm
      ,萼齒間皺褶2淺裂;花冠淡玫瑰色或粉紅色
      ,有時(shí)帶紫色
      ,鐘狀漏斗形,先端5裂
      ,裂片圓形
      ;雄蕊4
      ,二強(qiáng),花藥成對靠合
      ;子房上位
      ,2室,柱頭2裂
      。蒴果淡綠色
      ,細(xì)圓柱形,先端尾狀漸尖
      ,長3.5-5.5(-10)cm,粗約5mm
      。種子扁圓形
      ,細(xì)小,直徑約2mm
      ,四周具透明的膜質(zhì)翅
      ,先端具缺刻?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9月
      ,果期10-11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全草長30-100cm

      。莖圓柱形
      ,多分枝,表面淡綠色或黃綠色
      ,略具細(xì)棱或縱紋
      ,光滑無毛;質(zhì)脆
      ,易折斷
      ,斷面黃白色,髓白色
      。葉多破碎或脫落
      ,莖上部具總狀排列的蒴果,呈羊角狀
      ,長4-9.8cm
      ,直徑0.4-0.6cm,多開裂
      ,內(nèi)具中隔
      。種子扁平,具膜質(zhì)的翅
      ,氣微
      ,味淡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生物感:角蒿酯堿(incarvine)A[1]、B

      、C[2]
      ,角蒿原堿(incarvilline),角蒿特靈酯堿(incarvil-lateine)[3
      ,4]

      鑒別 : 理化鑒別 取全草粗粉2g,加入95%乙醇20ml

      ,水浴回流10min
      ,濾過,供下述試驗(yàn)
      。(1)取濾液1ml
      ,加入1%三氯化鐵乙醇液數(shù)滴,產(chǎn)生綠色
      。(檢查酚性成分)(2)取濾液1ml
      ,加入濃鹽4-5滴,加少量鎂粉
      ,在水浴上加熱
      ,產(chǎn)生紅色。(檢查黃酮成分)

      歸經(jīng) :

      ;脾
      ;腎經(jīng)

      性味 : 味辛;苦

      ;性寒
      ;小毒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解毒

      ;殺蟲
      。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口瘡
      ;齒齦潰爛;耳瘡
      ;濕疹
      ;疥癬;陰道滴蟲病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

      ,燒存性開末摻
      ,或煎湯熏洗

      各家論述 : 1.《唐本草》:主干濕GU諸惡瘡有蟲者。2.《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干濕皮疹

      ,陰道滴蟲病
      ,疥瘡
      ,齒齦腐爛及耳瘡,燒灰涂擦
      。風(fēng)濕痹痛
      、筋骨疼痛,煎湯熏洗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3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jiǎng)e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秋末葉落時(shí)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
      兩面青
      《全國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
      ,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 :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