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n Jīnɡ Shí
別名 : 金晶石
來源 : 為一種片狀云母類礦石。全年可采,去雜質(zhì)。
性狀 : 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長約2~6厘米,厚約5厘米。全體暗棕色至墨綠棕色,表明光滑,有網(wǎng)狀紋理,具金屬光澤。質(zhì)柔軟,表面可用指甲劃破并留痕跡。斷面呈層狀,可剝離成薄片,薄片具可塑性,可隨意撓屈。灼熱后迅速膨脹。無臭,無味。
性味 : 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 安神,去翳明目。用于心悸,失眠;外用治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 : 1~2錢;外用適量。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Jīn Jīnɡ Shí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硅酸鹽類礦物水金云母。采得后,除去泥沙、雜石,挑選純凈的塊片。
生境分布 : 產(chǎn)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水金云母,又名:蛭石,貓金。單斜晶系。晶體常呈薄云母片狀。顏色為褐色、黃褐色、金黃色。條痕白色或褐色。光澤珍珠狀、金屬狀或玻璃狀,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極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撓性,彈性較差。產(chǎn)于蝕變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巖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變化的產(chǎn)物。
性狀 : 為不規(guī)則的片狀,一般長2~6厘米,厚約5毫米。色金黃、或暗棕色至墨綠棕色。表面光滑,有網(wǎng)狀紋理,具金屬光澤。質(zhì)柔軟,可用指甲刻劃并留淺色痕跡。斷面呈層狀,無光澤,易剝離成薄層。薄層具可塑性,可隨意撓屈,甚易用手撕斷。灼熱后迅速膨脹。氣微,味淡。煅過的金精石表面有黃色無光的斑點(diǎn),質(zhì)較脆。以塊大、色金黃,質(zhì)柔軟、無雜質(zhì)者為佳。微溶于鹽酸,其溶液呈淺黃色,加10%亞鐵氰化鉀試液,即變?yōu)楸趟{(lán)色,同時(shí)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繼而變?yōu)樗{(lán)色。
化學(xué)成分 : 含氧化鎂14~23%,氧化鐵5~17%,氧化亞鐵1~3%,氧化硅37~42%,氧化鉛10~13%,水8~18%及其它雜質(zhì)。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鐵離子,中等量亞鐵離子、鉛離子、硅酸根離子,小量鎂離子、亞錳離子及痕跡量鉀離子。
炮制 : 金精石:洗凈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純凈金精石塊片,用松柴煅燒一日許,冷后取出?;蛴眉儍艚鹁瘔K片,加礞石、皮硝拌勻,用炭火燒使之成團(tuán),煅至硝盡,其色金黃如鍍金,取出。
歸經(jīng) : 《四川中藥志》:"入心、肝、腎等經(jīng)。"
性味 : 《四川中藥志》:"性寒,味咸,有小毒。"
功能主治 : ①《綱目拾遺》:"去翳明目。"②《四川中藥志》:"鎮(zhèn)驚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入丸、散,1~2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īn Jīnɡ Shí
別名 : 水金云母、蛭石、貓金、金星石、金晶石
英文名 : Vermiculite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陡=ɡm(xù)志》:永春州:金精石似鐵磺而松,其色如金,可入眼藥,出雙髻山等處。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硅酸鹽類水云母—蛭石族礦物水金云母-水黑去母,或蛭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drophlogopite-Hydrobiotite;Vermiculite采收和儲藏:采得后,除去泥沙、雜石,挑選純凈的塊片。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于蝕變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巖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變化的產(chǎn)物。資源分布:產(chǎn)于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單斜晶系。晶體常呈薄云母片狀。顏色為褐色、黃褐色、金黃色。條痕白色或褐色。光澤珍珠狀、金屬狀或玻璃狀。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極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撓性,彈性較差。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為片狀集合體,多呈不規(guī)則扁塊狀,有的呈六角形板狀。厚0.2-1.2cm,褐黃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有網(wǎng)狀紋理。似金屬光澤。質(zhì)軟,用指甲可刻劃皮痕,切開后,斷面呈明顯層片狀,可層層剝離,薄片光滑,不透明。無彈性,具撓性。氣微,味淡。以塊大、色金黃、質(zhì)軟、無雜質(zhì)者為佳。顯微鑒別 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從無色至淺褐黃色;低正突起;具多色性和吸收性;Ng≈=Nm為淺褐黃色;Np為無色;Ng=Nm>Np;解理完全。干涉色達(dá)到Ⅲ級黃,但常受到礦物本身的顏色干擾;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長符號。二軸晶。正光性。
化學(xué)成分 : 金精石的化學(xué)組成變化很大,主要有氧化硅(SiO2),氧化鎂(MgO),氧化鋁(Al2O3),氧化鐵(Fe2O3),氧化亞鐵(FeO)以及水,另外還含有鈦、鋇、錳、鋅等雜質(zhì)。
炮制 : 金精石:洗凈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純凈金精石塊片,用松柴燃燒一日許,冷后取出?;蛴眉儍艚鹁瘔K片,加礞石、皮硝拌勻,用炭火燒使之成團(tuán),煅至硝盡,其色金黃如鍍金,取出。
鑒別 : (1)取本品2-3塊碎片,置于灼熱鐵片上,即發(fā)生急速膨脹而層裂,有的卷曲,色澤變淡,密度迅速下降,可浮于水面上。(檢查蛭石)(2)取本品粗粉0.2g,加稀鹽酸5ml,振搖,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yàn)。①取濾液1ml,加硫氰酸銨試液2滴,即顯血紅色。(檢查鐵鹽)②取濾液2ml,加亞鐵氰化鉀試液1-3滴,即生成藍(lán)色沉淀,分離;取上清液,加氯化銨試液6滴,再滴加氨試液,邊加邊攪拌,直至溶液混濁時(shí)為止,再加熱近沸立即通入硫化氫至生成沉淀,分離。取上清液加硝酸5滴,煮沸,加氫氧化鈉試劑,生成白色沉淀,分離;沉淀分成兩份,1份加過量氫氧化鈉試劑,沉淀不溶;另1份加碘試液,沉淀轉(zhuǎn)成紅棕色。(檢查鎂鹽)③?、陧?xiàng)藍(lán)色沉淀,加硝酸8-10滴,加熱使溶解,加水6滴,加氫氧化鈉試液,即生成白色膠狀沉淀,分離,沉淀在過量的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檢查鋁鹽)
歸經(jīng) : 心;肝;腎經(jīng)
性味 : 寒;咸;有小毒
注意 : 心氣虛,無驚邪者忌用。
功能主治 : 止血;鎮(zhèn)驚安神;明目去翳。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吐血;嗽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入丸、散,1-2錢。
各家論述 : 1.《本草綱目拾遺》:去翳明目。2.《四川中藥志》:鎮(zhèn)驚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怔忡和夜不安眠。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箔
下一篇: 金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