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n Xiàn Lán
別名 : 金線蓮、金蠶、金石松、樹草蓮、鳥人參、金線虎頭蕉,金線入骨消
來源 : 蘭科開唇蘭屬植物金線蘭Anectochilus roxburhii (Wall.) Lindl.,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 : 甘,平。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除濕解毒。用于肺結(jié)核咯血,糖尿病,腎炎,膀胱炎,重癥肌無力,風(fēng)濕性及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 1~3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備注 : (1)本品在浙江平陽一帶為治風(fēng)寒濕痹的著名草藥,服者一般1~2劑即可見效。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Jīn Xiàn Lán
別名 : 金絲線、金耳環(huán)、鳥人參、金線虎頭蕉、金線入骨消、金線蓮、金錢草、金線石松、金石蠶、少年紅、小葉金耳環(huán)、麻葉菜
英文名 : Shorthairy Antenoron
出處 : 始載于《中國經(jīng)濟(jì)植物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花葉開唇蘭和金線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noectochilus raxburghii(Wall.)Lindl.[Chrysobaphus rxkburghii Wall.]2.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花葉開唇蘭生于闊葉林下陰濕處。2.金線蘭生于海拔200-1400m的常綠闊葉林或竹林下枯枝落葉陰濕處。資源分布:1.花葉開唇蘭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2.金線蘭分布于福建、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 : 1.花葉開唇蘭,陸生植物,高10-18cm。根莖匍匐,伸長。葉互生,莖下部具2-4葉;葉柄長4-10mm,基部擴(kuò)展抱莖;基部呈鞘狀;葉片卵狀橢圓形,長1.5-3.5cm,寬1-3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上面黑紫色有金黃色脈網(wǎng),下面帶淡紫紅色,弧形脈5-7條??偁罨ㄐ?,疏生2-6朵花,花序軸被柔毛;花苞片卵狀披針形,淡紫色,長6-8mm,約為子房長的2/3,先端尾尖;花淡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中萼片卵形,向內(nèi)凹陷,長6mm,先端鈍;側(cè)萼片長圓狀橢圓形,稍偏斜,較長而稍狹,先端稍尖,花瓣近鐮刀形,短于萼片并和中萼片靠合成兜;唇瓣2裂,呈“丫”字形,裂片舌狀條形,先端鈍,長約6mm,寬1.5mm,爪長5mm,兩側(cè)各具6條流蘇狀細(xì)條,基部具距,距長6-7mm,末端指向唇瓣,中部生有胼胝體。花期9-10月。2.金線蘭,陸生植物,高4-10cm。根莖匍匐,長達(dá)4-5cm。葉互生,具柄,基部擴(kuò)展抱莖;葉片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上面有細(xì)小鱗片狀脈網(wǎng),有光澤,下面暗紅色??偁罨ㄐ?,具2-3朵花,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cm;花淡紅色,中萼片圓形,先急尖,外面被長硬毛,內(nèi)面無毛,極凹,與花瓣粘合成盔,長7mm;側(cè)萼片卵狀長圓形,極偏斜,長8mm,先端急尖,外面被長硬毛,內(nèi)面無毛;花瓣半卵圓形,極偏斜,長9mm,先端急尖;唇瓣深2裂,呈“丫”字形,裂片狹長圓形,先端鈍,長約5mm,寬0.3mm,爪長5-6mm,兩側(cè)具流蘇狀細(xì)條,距長約4mm,基部前方生有2個胼胝體。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莖較細(xì),節(jié)明顯,棕褐色。葉上面黑紫色,有金黃色網(wǎng)狀脈,下面暗紅色,主脈3-7條??偁罨ㄐ蝽斏?,花序軸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氣微,味淡。
化學(xué)成分 : 金線蘭含較多量的脂肪(fat)與維生素(vitamin)C,還含礦物元素(mg/kg)鈣279、磷193、鉀806、鈉18、鎂270、鐵51.7、錳13.8、鋅9.3、銅2.6。
藥理作用 : 1.保肝作用 金線蘭水提取物大鼠腹腔注射可明顯降低由四氯碳(CCl4)引起的血清丙氨酸轉(zhuǎn)氨酶和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的急性升高,金線蘭治療能同時改善肝臟組織學(xué)改變,諸如壞死、脂肪變性、氣球樣變性、淋巴細(xì)胞及枯否細(xì)胞在中心脈周圍的炎性滲出。2.抗炎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金線蘭水提取物在給予角叉菜膠后4h開始顯示遲延性抗炎活性。有人對三種不同不源的金線蘭(野生、人工栽培、組織培養(yǎng)的金線蘭)進(jìn)行抗炎作用比較,結(jié)果三種不同來源的金線蘭煎液均顯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3.其他作用 三種不同來源的金線蘭均能減少小鼠的自發(fā)活動;延長小鼠的痛閾時間,降低小鼠醋酸扭體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說明三種不同來源的金線蘭均有一定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作用。4.毒性 野生、人工栽培及組織培養(yǎng)的三種金線蘭對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分別為100g(生藥)/kg、85g(生藥)/kg、42.5g(生藥)/kg。
歸經(jīng) : 肺;肝;腎;膀胱經(jīng)
性味 : 甘;涼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除濕解毒。主肺熱咳血;肺結(jié)核咯血;尿血;小兒驚風(fēng);破傷風(fēng);腎炎水腫;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涼血平肝、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于肺癆咳血、糖尿病、腎炎、膀胱炎、小兒驚風(fēng)、毒蛇咬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4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紐子
下一篇: 金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