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n Yú Cǎo
別名 : 香彩雀、龍頭菜、洋彩雀、龍口花
英文名 : Common Snapdragon
出處 :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金魚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tirrhinum majus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各地庭園栽培,有時(shí)逸為野生。原產(chǎn)歐洲南部。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dá)80cm。莖直立,基部有時(shí)木質(zhì)化,莖中上部被腺毛,基部有時(shí)分枝。下部的葉常對生,上部的葉?;ド痪叨瘫?;葉片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6cm,無毛,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偁罨ㄐ蝽斏?,密被腺毛;花梗長5-7mm;花萼與花梗近等長,萼5深裂,裂片卵形,鈍或急尖;花冠顏色多種,紅色、紫色至白色,長3-5cm,基部在前面下延成兜狀,上唇直立,寬大,2半裂,下唇3淺裂,在中部向上唇隆起,封閉喉部,使花冠呈假面狀;雄蕊4,二強(qiáng)。蒴果卵形,長約15mm,基部強(qiáng)裂向前延伸,被腺毛,先端孔裂。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環(huán)烯醚萜(iridoid)成分龍頭花甙(an-tirrhinoside)[1],還含一些帶有側(cè)鏈的脂肪酸(branched chain fat-ty acid)[2]。葉含側(cè)鏈脂肪酸[2,3]以及亞麻酸(linolenic acid)[4,5],脫氧核糖核酸(deoxy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黃酮(flavone)以及-香豆酸(p-coumaric acid)的、咖啡酸(caffeic acid)的、阿魏酸(ferulic acid)的和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的葡萄糖酯(glucose esters)[7]。種子含側(cè)鏈脂肪酸,已分離得到16-甲基十七烷酸(16-methyl heptadecanoic acid)、12-甲基十六烷酸(14-methyl bexadecanoic acid)[2,3]。
性味 :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跌打扭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能。外用用于跌打扭傷、瘡瘍腫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5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魚藤
下一篇: 金雞勒